撰文/戴天楷,攝影/郭振榮 2019/02/04發表,已被閱讀28,554
什麼樣的擴大機適合音響評論員呢?因為評論工作上總需要搭配不同的喇叭、線材、訊源,作為喇叭的動力來源,作為所有器材的連接中心,我認為擴大機聲音越自然中性,越沒有染色,越沒有太鮮明的個性,最好還能具備一定的驅動力,能夠應付絕大多數的喇叭,這樣的擴大機,最適合用作音響評論的參考機。

PMC Cor,就是這樣的一部擴大機。

做擴大機?老經驗了!

Cor是PMC所推出第一款消費市場的擴大機產品,為每邊95W的綜合擴大機。

2018年12月初,PMC為了宣傳最新的旗艦喇叭Fenestria,創辦人Peter Thomas偕同外銷經理Miles Roberts聯袂來台,於台北南京東路的文水藝文中心舉辦盛大的發表會。當天的主角除了備受注目的Fenestria以外,另一個就是綜合擴大機Cor。

PMC不是做喇叭的嗎?怎麼搞起擴大機生意了?其實,Cor不是PMC頭一回做擴大機,他們早就在自己開發擴大機了。只不過,先前的擴大機,要嘛就是用在自家主動式鑑聽喇叭上,要嘛就是做給錄音室用的非消費產品。他們家的主動喇叭享譽全球專業市場,甚至連別人要做主動喇叭還找PMC幫忙設計內建擴大機。而他們在1991年在BBC錄音室安裝的BB5 XBD系統,擴大機和主動電子分音就是PMC自家設計的,到現在都還在服役。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款性能超卓的擴大機,外銷經理Miles表示那是毫不妥協的擴大機,但不對外販售,僅僅作為開發喇叭時的參考器材。這樣算算,其實PMC開發擴大機的歷史,幾乎和他們做喇叭的歷史相當。對於擴大機,他們一點不是生手,甚至稱其專家也不為過。

端子配置簡單,類比輸入共有四組,包括一組XLR平衡輸入,四組RCA單端輸入。另有前級輸入與前級輸出各一組。

音響展上的初體驗—盤帶與PMC Cor的狂想曲

這次我聽的Cor則是PMC首度為家用設計的擴大機,據創辦人Peter Thomas的講法,它的原型就是PMC工廠裡的參考機。只不過那台參考機是為了鑑聽產品用的,考究而複雜的設計使其製造成本太高,不能直接拿來轉成消費型產品;因此,他們仍須從頭來過。從發想起算,他們花了四年的工夫,直到2018年初才開始供貨。慕尼黑音響展上一亮相,便引發了不小於Fenestria的話題;8月的TAA音響展,它首度在台現身,只不過當時代理商僅讓它靜態展示。12月的台北音響展,如果您到了古碟的房間,除了品味黑膠和盤帶的類比魅力,一定也注意到了負責推動PMC Twenty5 26的擴大機,正是PMC的Cor。

我那天聽到杜拉第指揮倫敦交響的恩奈斯可的羅馬尼亞第一號狂想曲,我有這張CD,但是聲音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從PMC Twenty5 26所發出的那質地極為緻密的聲音,根本與CD是兩樣。當然,我可以把這一切都歸功給盤帶,即使是母帶拷貝盤,那樣美好無比的類比韻味,也是黑膠唱片所難及,更遑論CD。我的眼睛除了不時瞅著那轉啊轉的盤帶機,更多時候都盯著那台催動Twenty5 26的Cor瞧。整個音響展裡,比古碟房間更貴的系統多的是,但是,只有那十來分鐘坐在Max旁邊聆聽的時刻教我難忘。

在此之前,我就眼見過也領教過Cor的魅力,但當天我在古碟的展間,聽那飽滿的音質,純正的音色,恢弘的動態,堂皇的氣勢,透明的畫面,清晰的層次,我才曉得Cor到底有多高竿。展前兩週的發表會,我坐在最靠牆的位置,完全偏離了最佳的聆聽區域,我只能說Cor的驅動力不錯,其他的我都不敢說。這回完整聽完這曲羅馬尼亞狂想曲,我才真正領教了Cor的本事。

左為PMC的創始人Peter Thomas,右為其子Oliver Thomas,是為現任的首席研發工程師。

百瓦功率,強勁輸出,靠的就是強悍電源

如果你是功率的信仰者,認為晶體機就該有大功率,沒有個幾百瓦哪裡能稱好;那麼,Cor定會讓你大感意外。在8歐姆負載下,A/B類的Cor「只有」每邊95W的輸出,如果負載降到4歐姆,輸出功率也不過提高到140W而已。一來,百瓦以內的功率,不管是後級還是綜擴,很多音響迷都看不上;二來,當負載阻抗減半時,輸出功率不及倍增的水準,電流量夠嗎?

光看數據,一定害死人。Cor標稱的功率輸出「雖然僅有」95W,但是實際使用卻非常足夠。這跟一件事有關:它有著強悍的電源供應。Cor內建一個大型的Noratel訂製環形變壓器,而且,為了減少干擾,另有一組電源供應負責控制線路的部分,放大線路的供電則都由主要的環形變壓器輸出。並且,為了減少背景噪音,讓聲音更透明乾淨,變壓器的外圍還加上一圈矽鋼片。PMC大可以省略這些設計,還可降低成本,但他們在Cor身上做了這許多。

PMC重視Cor的電源供應,一面配置了大型環形變壓器,還有一組小型的變壓器,負責提供控制線路所需的電力。圖中可見,功率放大線路分置左右並緊貼機箱,交由機箱負責整體的散熱。線路配置盡可能採取最短傳輸路徑的原則,並且透過獨家的平衡式接地技術降低雜訊。

兼容現代與復古況味的全類比設計

Cor也是當今音響市場上十分罕見的全類比綜合擴大機,完全沒用到數位邏輯控制線路。目前這類產品大概僅剩一些老派的真空管機,絕大多數的擴大機或多或少都使用了數位邏輯線路。Cor則是完全類比。這種維持音響傳的企圖也可顯示在它的外觀設計上。PMC花很多時間從70、80年代的音響器材上尋找靈感,希望能讓這台他們第一次呈獻給消費市場的家用擴大機看起來既復古又現代。

機箱不是拿輕薄的擠壓鋁殼來裝機,而都是使用實心鋁塊切出的板材組裝而成,整個機箱非常堅固可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Cor的機箱每一塊鋁板間不是完全密閉接合,而是留有小縫隙。這不僅有助於機箱內部空氣流通以助散熱,更能避免各機板的共振。略帶剛硬的線條,配上圓形按鍵、滑動調整桿、大型圓形音量旋鈕,呈現高度的復古工業風設計。巧妙的PMC品牌Logo以燈號方式顯示在前面板左下角,但這不只是Logo而已,當Cor接上電並開啟電源插座旁的開關時,Logo會呈現紅色燈號,表示機器正在待機,以手輕觸Logo,就會開啟Cor,燈號轉成白光,表示進入工作狀態。這方面設計則非常現代。

大型的音量控制旋鈕,操作手感很好。另有一組6.3mm的耳機輸出,耳機輸出效果相當傑出,不用可惜。此外,音量旋鈕旁邊還有三個按鍵以及聲道平衡與高低音調節的滑軌,PMC強調Cor是全類比的擴大機,他們不用現在時興的數位控制,盡可能採用類比式操作。

錄音室等級的按鍵、調整桿、耳擴線路

Cor共有4組RCA單端輸入、1組XLR平衡輸入,此外,它還備有Direct in(直接輸入)和Pre out(前級輸出)各一組RCA端子,前者可外接環繞擴大機,將之融入劇院系統,後者可把Cor當前級、搭配其他後級使用。所有訊號輸入都靠前面板左側的一排圓形按鍵負責,按鍵按壓下去的回饋力道十足,無論外觀或操作都相當有工業感。

更讓人興奮的是那三排的滑軌式調整桿,分別是左右聲道平衡、高音和低音調節。這些功能在早年的擴大機上屢見不鮮,但這些年音響圈漸漸拋棄這種功能,認為這些線路都是聲音的污染源,因此紛紛拿掉。但專業音響出身的PMC認為這對很多家庭來講,依然有用,因此Cor保留了這些無段調節的滑桿,調整幅度為±12dB。不過,為了讓用家放心,他們一來準備了by pass按鍵,一鍵按下即可跳過EQ調整;二來,這些fader滑桿都是他們自己開發的,他們的製作標準只有一個:跟錄音室混音台上使用的滑桿一樣好、一樣耐用。

Cor也配備了一組耳機輸出,其放大線路比照錄音室等級,能以對付任何阻抗的耳機。根據外銷經理Miles的說法,這個耳擴線路就跟Cor的喇叭輸出品質一樣好。用家只要把耳機插上,Cor會自動切掉喇叭輸出,轉為耳機輸出。此外,Cor還加上一個Mono的按鍵,這是做什麼用的呢?據原廠解釋,如果你在聽一些年代久遠的單聲道錄音唱片,按下Mono按鍵,可以消除錄音當中一些轆轆聲(rumble)。

原廠表示,這個滑軌fader的品質非常高,完全是錄音室水準的零件,耐用而且好聲。


挑選零件,都靠Peter Thomas的金耳朵

看得見部分還不算什麼,真正人佩服的都在看不見的地方。在開發過程裡,他們盡可能挑選好的零件,而且,同一部位的零件,他們至少找四家供應商的同規格零件,然後一一相比。Cor的開發團隊是由Peter的兒子,也是PMC現任的研發長Oliver Thomas領軍的,但退居顧問的Peter得負責試聽。往往他會被要求同時聽四部Cor,其中差別可能就在於一個電阻,或許是阻值的差別,或許是品牌的差別。即使就差一個零件,箇中不同依然可辨。Peter要挑出最好聽的一台,藉以決定線路的用料。有趣的是,他常常會遇到他認為最好聽的,用料卻是最便宜的。這說出一件事:用料的昂貴與否,和聲音好壞不能劃上等號;還得看線路的佈局、元件本身的設計方式、與其他周邊零件間的相互關係。

獨特的平衡式接地設計

在線路設計上,PMC花了很大的努力在避免雜訊的干擾,進而維持聲音的純淨和透明。一方面,他們多方嘗試線路佈局,藉以縮短訊號路徑,並減少線路間的彼此干擾。二方面,他們針對每一塊線路板都做了接地,確保雜訊在送進下一級之前就已經被導掉了。更特別的設計是他們的平衡式接地設計。各線路板的浮動式接地,把雜訊導出之後,他們還有一個類似平衡傳輸的平衡是線路,透過共模互斥(CCMR)的方式,消除那些被導出的雜訊。因此,Cor雖然在訊號線路上走的是非平衡,卻在接地部分加上了平衡設計,這造就了Cor乾淨又透明的聲底。

本體為全鋁合金的遙控器,表面壓紋與Cor的機箱的外觀設計一致。

讓人聽著聽著,就忘記它的存在

Cor的個性,就跟PMC的喇叭一樣,讓人聽得到音樂的質和實。它不帶絲毫矯情,全無作態之勢。或許,聲音比它美的器材很多,而且當一台綜擴賣到25萬以上,你總能在上面窺見一些設計者刻意納入的聲音美學。Cor,完全沒有。

我聽Cor的時候,完全忘記了它的存在,是它在驅動喇叭,是它在控制音量,但是,它卻能完全隱身在系統裡面。此話怎講?Cor的聲音非常乾淨,非常透明,質地非常醇厚真實,沒有一點染色和調味。作為一台擴大機,它就像是水管一樣,水經過它,再流出來,我們使用水的時候,只會考慮到水溫、水量、水質,我們想的,都是水,卻不會想這水管如何。水管就是個管道而已,讓水經過。Cor就是這樣的一條水管,讓水/音樂經過,它不負責關於水的一切,那是水的問題,我只管讓水經過。你觸摸到的水,就是水廠的水而已。我聽Cor的時候,一點不覺自己在聽「音響」,而是在聽「音樂」。

純粹與中性—給你原汁原味的音樂

這是什麼意思呢?容我慢慢細講。首先我要說的是它的純粹和中性。那是一種沒有雜質的純粹感,並且未經處理的原汁原味。如果是料理,那是一塊連鹽也不沾的無調味舒肥雞胸肉,是一盤連穿燙都沒有的冷盤生菜,是一碗白飯,是一杯白水。你嚐到的就是食物最原始的滋味。在Cor上聽見的,就是音樂本身,它沒有多作任何詮釋。在音色上中性不扭曲,在質地上純粹不摻和。

聽室內樂最是明顯。例如聆聽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是一組由14首短曲組成的作品,透過音樂來表現各種各種動物的神態。我播放的是由阿格麗西、克萊曼等人合作的Philips錄音,這是我試聽音響時的常備曲目之一。因為在許多不同的系統上都聽過,我對這曲子不僅熟,而且對這錄音的樣貌也熟。Cor把這些樂器的質感很自然地表現出來,有趣的是,不管我換什麼喇叭聽,都感覺得到Cor那個誠實的本質。在「公雞與母雞」裡,以雙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單簧管來描寫公雞和母雞的咯咯叫聲。不管是鋼琴,還是提琴,或是單簧管,在急促的演奏和吹奏下,質感非常像真。再聽「大象」,鋼琴的和弦壓下,弦振聲響豐富,低音提琴踏出大象遲緩沈重的步伐,那粗礫質地鮮明而立體。「水族館」裡,鋼琴琴音晶瑩而堅實,我不禁要讚:Cor的聲音密度真是好,把這鋼琴表現的這般堅實而有顆粒感鮮明。弦樂悠揚婉轉,幾個迴轉還帶出弓弦交會的摩擦感。至於「長耳動物」中兩把小提琴對比強烈的音色,在Cor的播放下,更顯真實。「鳥籠」裡的長笛圓潤帶著微微氣音特徵,「化石」裡的木琴清脆而帶有餘韻,單簧管則具像而立體。

Cor把這些樂器的聲音特質如實還原出來,不管我搭配什麼喇叭聆聽,都能感受到Cor力圖以呈現原貌來告訴我什麼是擴大機的素淨之美。此時,倘我換上其他的擴大機,不管是Linear Acoustic LAV60 MK2或是NuPrime DAC-10H搭ST-10前後級組合,都不及Cor的純正。

扎實密度與明確具像

再者,它的聲音密度很高,很扎實,具像感很好。這些描述很常見於音響評論裡,但是,這些也僅能見於音響評論。在現場聆聽聆聽演奏或演唱時,沒有所謂的密度、扎實、具像的問題,只有經過錄音、重播,你再音響系統上聽見的,才有這等問題。但這就是關鍵,是音響重播傳真度的關鍵。

以前面那張動物狂歡節為例,因為聲音夠扎實,密度夠好,所以每件樂器聽起來就格外像真。我再舉探戈樂團Astoria演奏皮亞佐拉樂曲的專輯說明。「探戈的歷史」第一曲「妓院1900」裡,長笛吹出旋律起始,然後手風琴、小提琴、打擊樂漸次加入,隨著配器一步步更豐富,音樂也更加活潑。Cor播放起來,每一樣樂器都非常有實體感,特別是打擊樂,比起前述另兩台擴大機,每一聲響的反應速度更快,顆粒輪廓更緊實,更沒有模糊之處,聽來分外精彩。這種聽感就跟我印象中的PMC喇叭很像。PMC喇叭聲音也是這般結實,而且是基於飽滿豐盈的體質為基礎,卻能把聲音收凝得扎扎實實的,沒有一絲膨鬆渙散。

這種特質,播放起人聲也好聽,例如Aaron Neville唱的「Louisiana 1927」,弦樂序奏後,伴著鼓聲,Aaron Neville的歌聲就出來了。Cor讓Neville聲音扎實而凝聚,形體感非常明確;鼓聲結實而且有敲擊的細節,層次分明。「Everybody Plays the Fool」一曲裡的打擊樂活潑而有層次,Neville歌唱時身體似乎也跟著有些律動。是不是真是這樣我不曉得,但Cor讓這歌聽起來好活、好有生氣。這張「Warm Your Heart」專輯錄音本來就傑出,但是從Cor出來的每個聲音都這樣肯定而果決,沒有一點模稜兩可,這倒是少見的。

極高的透明度與開展的舞台

還有一點,也是原廠一再強調的:Cor有著透明的畫面,音樂舞台很自然就延展出去,沒有一點遮蔽感,你可以看見整個舞台,舞台上的所有人事物都一覽無疑,他們做了什麼也都看得清楚明白。這不僅讓我聽見精彩的「探戈的歷史」,讓我更理解為什麼音響迷這麼喜歡Aaron Neville的這張專輯,這更讓我充分享受聆聽管弦樂的樂趣。聽Gunter Wand指揮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C小調的第一樂章開頭就是布拉姆斯的創舉,樂團以半音階演奏,弦樂奏出下行旋律,管樂則往上走,同時定音鼓敲出單音的固定節奏。這個開頭不尋常,讓人一聽心就被揪了起來。Cor透明的聲底,消解了布拉姆斯的濃稠,聲部的分離感非常好。用Cor聽音樂,似乎視野也不一樣了。Cor的透明不是清淡如水的,請記得它的聲音是豐盈有肉,但是卻是結實緊緻的。它是在這個基礎上,賦予一個透明而無遮掩的清晰舞台。


優異的控制力—始終抓得住喇叭

除此之外,還記得我曾強調「Cor只有95W」嗎?這個功率說小不算真小,說大可一點不大,但我告訴你,這95W就夠用了,而且很夠用,我拿它來推U-Audio試聽室裡所有的喇叭都遊刃有餘。用Cor來推Dynaudio Contour 60,足以展現Contour 60豐沛的聲音能量和寬廣的動態幅度。可是,Contour 60的聲音本來就趨於理智,遇上錄音室鑑聽血統的PMC Cor,感覺音樂性稍欠一皮。換個喇叭試試,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 Preference 搭配自家低音柱Submonitor MK3配起PMC就不同了。CC Admonitor的金屬高音若是擴大機搭配不善,恐怕火氣稍大,但在Cor的驅動下,Admonitor的中高頻實在秀美,尚不及我聽過這個對喇叭最好的表現,但是PMC Cor厚實、純淨、透明、中性的聲底,讓Admonitor原本秀麗的容貌添加幾許成熟。Admonitor飄逸靈秀的韻味仍在,配上Cor則讓聲音更為沈穩,更顯準確。不過,不管是Contour 60的雙10吋低音或是CC Submonitor MK3低音柱, Cor都有相當出色的控制力。怎麼感覺控制力夠好呢?低頻的速度、解析都出得來,這就顯示Cor的驅動力實在不可小覷。

我再舉KKV那張「Engleskyts」為例。專輯的編制很單純,一位女高音,一座管風琴,在一間德國的教堂裡錄製。錄音的堂音豐富而自然,這對管風琴來說很重要。管風琴不是一件可以獨立出來的樂器,它所存在的空間非常重要,每一架管風琴都是根據空間的聲學特性打造的,我們聽到的樂音是與整個空間耦合的結果。這張錄音雖然編制簡單,但是動態和頻寬卻十分驚人。在Cor的驅動下,不僅盡顯KKV透明乾淨的錄音好處,管風琴低音潛下時深沈又安定,揚起時的金屬質感鮮明,女高音Anne-Lise Berntsen的歌聲圓潤而立體,而且用Cor來聽,特別顯出歌聲的飽滿實在。

耳擴輸出讓人激賞

我還要補充兩點。首先要說的是Cor的耳機輸出。雖然很多平價擴大機也都有耳機輸出,一兩萬元的環繞擴大機上也都有,但那些都不能和Cor的耳機輸出相提並論,Cor的耳機輸出絕對不是聊備一格的附屬品。我用三副耳機試聽,分別是Sennheiser HD700、HD650、HifiMan Arya;一個是阻抗150歐姆的動圈耳機,一個是300歐姆的高阻抗耳機,再一個則是平面振膜耳機。

HD700本身不算難推,一般耳擴就可以應付,重要的是音質。HD700的空間感開放而寬鬆,音色自然而略帶溫暖,質地細膩而顯溫柔氣質。被Cor一推,HD700清晰的聲線,立體的輪廓,開放的層次這些特色仍舊鮮明,但光是這幾點,比起我辦公桌上的NuPrime HPA-9不遑多讓,甚至感覺線條更清楚一些,染色更少一點,HPA-9則暖了一點、圓滑了一點。更讓我驚喜的是低頻表現。HD700在Sennheiser高階耳機裡算是低頻最弱的一款,但Cor卻能像在推喇叭時一樣,讓HD700敲出結實敏快的鼓聲,而且厚度和扎實度似乎更勝HPA-9一些。


HD700是我自己的參考耳機,它的聲音有什麼變化,我最瞭解。單聽這一副,我就知道Cor的耳擴不簡單了。U-Headphone主編蔡承融的參考耳機HD650我既然借來了,當然也要聽;結果,一聽大喜。HD650不是我的菜,我一直嫌它聲音太濃厚,可讓Cor一推,HD650濃郁感仍在,但音像實體更收緊了,鼓聲打的好過癮。唉,我的HD700要是有這等飽滿的鼓聲就好了。

換聽HifiMan Arya,這是代理商送評的耳機,我看承融幾乎每天聽它,料想聲音定當不凡。不過,我的經驗是HifiMan各款耳機聲音歧異度很高,有多好聽呢?接上Cor,我就開始後悔了:早知道不聽了,聽了真是會想買。Arya幾乎可說是實現了我前面的夢想:結合了HD700的寬鬆、柔美、自然和開放,又保有HD650那溫暖音色和豐厚質感,以及讓人熱血的低頻衝擊力。我真沒想到平面振膜耳機能發出這等有力的、衝擊的鼓聲,單是「Hotel California」一曲我就心悅臣服了。我連忙摘下,把耳機還給承融,惡魔得快快驅散才好。

訊號輸入的控制都是傳統的按鍵,但這些按鍵都是耐用度極高的料件。PMC選用的這些操作零件都是錄音室等級的。

所言不假—錄音室等級的EQ線路

另外一個要提的則關於那個高低音調節的EQ。外銷經理Miles說PMC花了很多心思在設計這EQ線路,因此不管開啟或關閉EQ調節,基本上對聲音不太有影響。我實際聆聽下,確實差異很微小,即便開啟EQ,Cor依然維持其99.5%以上的聲音實力。差別在哪裡呢?當by pass時,聲音會往後退一點,音場開展的深度層次較好,並且聲音收的更緊,密度更好,聲線更滑順;當開啟EQ時,聲音會略向前傾,音場深度略縮,聲音稍微鬆一點。然而,這其間的差別非常非常細微,並不容易聽出來,我是比了好幾回才確定聽明白了,可以加入這一段心得。可見PMC原廠確實做到了他們所說的。

獻給每一個只想聽音樂的人

你恐怕要問:不是說Cor像是水管,讓水完整地通過,而忘記它的存在嗎?怎麼還能講那麼多?Cor確實是這樣,當你把他放上器材架上,過沒多久,你就會漸漸忘記了系統裡有它。這是它神奇之處,它在音樂重播上不假妝點,卻更讓音樂抓住人心。PMC Cor不是給音響迷的擴大機,是獻給每一個只想聽音樂的人。

總編,可以把它留下當參考機嗎?

器材規格

PMC Cor
型式:綜合擴大機
輸入:XLR平衡輸入x1;RCA單端輸入x4;直接輸入x1
輸出:RCA前級輸出x1

前級
頻率響應:10Hz~20kHz(+0/-2dB)、5Hz~80kHz(+0/-1dB)
最大增益:15dB
EQ調整:+/- 10dB
總諧波失真:0.001% @1kHz
最大輸入:5.5Vrms
最大輸出:10Vrms

後級
輸出功率:95瓦@8歐姆、140瓦@4歐姆
頻率響應:10Hz~20kHz(+0/-2dB)、5Hz~80kHz(+0/-1dB)
輸入阻抗:23.5k歐姆
增益28.9dB
總諧波失真:0.001% @1kHz
尺寸:432x87.5x401mm(WxHxD)
重量:12kg
價格:250,000/台

進口總代理:瑩聲國際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沙崙路199號
電話:(02)2805-3569
網址:www.jadex.com.tw

4/23在台上市–Sony HT-A9M2家庭劇院系統
Sony於今日(4/18)發布全新HT-A9M2(BRAVIA Theatre Quad)家庭劇院系統,預計於4/23(二)在台上市。Sony表示,因應串流平台的擴展和消費者對居家影音品質需求的提升,透過品牌獨家技術與支援整合,希望將片場真實畫面的衝擊和豐富音效...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