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09/05/14發表,已被閱讀20,763

第一次聽到瑪黛琳.蓓荷(Madeleine Peyroux),很自然地聯想起比莉.哈樂戴(Billy Holiday),略帶憂鬱的甜蜜嗓音,連口音腔調都神似,著實令人著迷。而這張「Half the Perfect World」,神似比莉.哈樂戴的感覺依舊,但卻更能聽見這位實力唱將的個性與自信。

蓓荷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13歲時隨母親移居巴黎,一直到22歲才回到美國。居住在巴黎的時候,正值年少輕狂的青春期,蓓荷15歲開始跟著爵士樂團巡迴走唱兩年,在豐富的舞台演出中累積演唱的經驗,也為她爭取到發行唱片的機會。1996年的第一張專輯「Dreamland」,讓蓓荷初嚐成名滋味,時代(Time)雜誌譽為年度最有潛力的新人,並受邀為莎拉.麥克勞蘭(Sarah McLachlan)的演唱會熱場,參與眾多爵士音樂節演出。不過或許蓓荷的歌聲太過神似比莉.哈樂戴,初試啼聲雖獲佳績,蓓荷沒有乘勝追擊續出唱片,僅在巴黎固定演出,偶爾接受美國的爵士俱樂部邀請登場,低調地經營著自己的歌唱生涯,粉墨登場也是作別人的配角。

此番沈寂延續了六年,一直到2003年在獨立製片Rounder Records旗下推出的「Careless Love」,成為蓓荷重返歌壇的第二張作品,至今全球銷售超過百萬張,2006年Rounder Records持續催促蓓荷推出「Half the Perfect World」。全片12首曲子當中,有4首是蓓荷的與製作人Larry Klein的創作,其他曲子則是由蓓荷親自挑選,影響她歌唱最重要的作曲家,像是Tom Waits、Joni Mitchell、Leonard Cohen等人的作品。我經常覺得女歌手要演唱Tom Waits相當困難,要把原本破鑼嗓子唱得傳神,還要唱出新意,大概只有Richie Lee Jones有這個能耐,不過蓓荷的詮釋則多了一分迷濛感。這種迷濛而慵懶的歌唱氛圍,在專輯同名曲「Half the Perfect World」最為明顯,帶點香頌味,加上輕柔的搖擺,歌聲的魅力就這麼讓人聽得入迷。

買下「Half the Perfect World」的朋友,記得在按下Play鍵之前,把習慣聆聽的音量稍微調小一些,錄音師刻意將電平錄得稍大,顯得音樂格外的飽滿鮮活。全片錄製的過程都在洛杉磯,最後Mastering則是在好萊塢的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完成,錄音風格走的是加州式的活力路線,為蓓荷略帶憂鬱的嗓音,帶來一絲陽光的色彩。

在第一軌「I’m All Right」當中,豐富飽滿的低頻與打擊樂器,和電風琴的音色襯托蓓荷迷濛的嗓音,調校良好的音響系統應該能表現出飽滿而有衝擊力的震撼。即使在蓓荷的第三張專輯中,依然聽得出那仿若比莉.哈樂戴的味道,但我們聽到了更多瑪黛琳.蓓荷的個性,十年來的第三張專輯,完美走到了二分之一,我們還可以在下一個時年中,繼續期待完美的另一半。

串流播放機的標配–Sforzato PMC-07EX 主時鐘
日本 Sforzato 的產品是數位訊源,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網路串流 DAC,另一則是時脈產生器,也就是俗稱的外接主時鐘,Sforzato 認為所有的數位音訊設備受到時鐘影響甚鉅,如能為數位訊源連接高品質主時鐘,可讓音質帶來巨大改善,因此...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