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承融 2023/07/07發表,已被閱讀7,935
美國 Dan D'Agostino 總裁 Bill McKiegan 這次訪台,重頭戲就是發表 M400 MXV 單聲道後級,話說 2011 年 Dan D'Agostino 成立,第一款音響器材就是 M300,可說是 Dan D'Agostino 的「起家機」,此後在 2015 年進化為 M400,功率增加 100 瓦,2023 年推出的 M400 MXV 則是第三代產品,而其最大的特徵就是以最小的機箱,製作純 A 類大功率後級。

「最小」的大電流、大功率、純 A 類後級

在產品發表會開場時,Bill 先講述了 M400 MXV 的前世今生,M300 可說是改寫歷史的作品,因為從來沒有純 A 類、大電流、大功率後級,可以裝在這麼小的機箱當中,技術難度非常高,完全讓音響迷耳目一新。

Bill 表示,Dan D'Agostino 從來沒有停止過研發的腳步,像是旗艦 Relentless,就採用了全新的功率晶體,並且將技術層次提升到新的高度,而這次從 M400 進化到 M400 MXV,同樣導入了新的元件、新的技術,將聲音表現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Momentun=質量 x 速度

簡單的先講,為什麼叫做 M400 MXV?答案是Momentum = mass x velocity,這是物理 Momentum 動量計算的公式,動量等於質量乘以速度,當然,Bill 不是要科普物理,只是要告訴我們 M400 MXV 的型號由來。

Bill 說最早的 M300 本來叫做 Momentum,因為其輸出功率高達 300 瓦,所以大家就稱之為 M300,隨後 M400 推出,因為功率從 300 瓦增加到 400 瓦,所以就稱為 400 瓦了。


但是 M400 MXV 呢?數字沒變,是不是功率一樣?Bill 說,其實功率有增加一些,但是並不像 M300 到 M400 這麼大,所以他們不打算拿來當做宣傳的重點,因為 M400 MXV 的升級重點,主要在聲音表現,而不僅僅是輸出功率,而且,雖然 M400 MXV 的外觀,幾乎與 M400 相同(其實 M300 看起來也很像),但是內部幾乎全部更新了。

Bill 說,Dan D'Agostino 一直在找尋新的電子元件應用,而且這些元件不光是看規格數據,還必須逐一聆聽,Bill 表示,在公司裡面與 Dan D'Agostino 試聽新的元件,是很有趣的過程,他們經常使用一張 Billie Holiday 的老錄音,反覆試聽,不僅要聽見 Bille Holiday 嗓音的音樂感染力,還要聽見在藏在音場後方的 Tenor 薩克斯風,必須要聽起來像是真的,而且不能把 Tenor 聽成 Alto,音像與音色必須準確,Bill 說,Billie Holiday 的老黑膠,絕對不是發燒錄音,但是他們經常拿來當作試金石,感受音樂重現的魅力。

牽一髮動全身的升級

關於 M400 MXV 的技術進化,Bill 說,每次 Dan D'Agostino 聽到不錯的新元件,總是興奮地跟大家說,可以更換某一個部分,提升原有表現,Bill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直覺一定沒這麼簡單,更換一個地方,就要牽動其他地方,而且每次 Dan D'Agostino
研發升級時,歷史不斷重演,本來只想換一、兩個元件,結果最後幾乎把每一塊 PCB 都重新設計,這次 M400 MXV 更誇張,不僅換板子,連變壓器都換了。

Bill 解釋,後級基本上就是輸入級、驅動級與輸出級,這三個部分只要更動其中一部分,就會相互影響,譬如在 M400 MXV 的輸入級部分,這次使用了新的 SMD 製作。簡單區分 PCB 板的製作,就是穿孔元件與 SMD 微型元件,現代 3C 產品為了追求小型化,勢必要採取 SMD,但是 Bill 說,以前他們認為在音響產品製作,最好還是使用穿孔元件,但是這次他們透過試聽,發現在輸入級部分採用 SMD,效果很好,於是便開啟了 M400 MXV 的升級研發之路。


首次在輸入級使用 SMD

Bill 說每次都是歷史重演,Dan D'Agostino 試了新的 SMD 輸入級線路板,覺得聲音有改善,叫大家一起試聽,Bill 當然聽出聲音有改變,可是放大線路是牽一髮動全身,所以 Bill 試著要踩煞車,希望 Dan D'Agostino 不要做太瘋狂的事,但是結果都一樣,Dan D'Agostino 會不斷試聽,不斷修改,結果就是機箱裡面的所有線路幾乎都翻新,除了外觀幾乎不變,M400 MXV 的內部根本就是全新設計。

M400 MXV 另一項明顯的改變在電源部分,Bill 表示,之前的 M300 與 M400,原本採用國際電壓,可以簡單切換 100V、110V、220V 與 230V,這個設計本身沒有問題,可是他們發現可切換電壓設計,會讓變壓器多出許多抽頭,額外不必要的線材太多,所以到了 M400 MXV,決定換成固定電壓,這代表 Dan D'Agostino 必須訂購多種規格的變壓器,因應不同市場的需求。


三大音響要素:細節、音場、動態

重頭戲來了!Bill 表示,對 Dan D'Agostino 而言,音響器材的三大關鍵,就是細節、音場與動態,細節與音場容易解釋,細節就是重現錄音原本的豐富訊息,而音場則是重現錄音的高、寬、深,描繪擬真的空間感,而動態則是音樂最大與最小的對比,但這也是擴大機驅動喇叭最困難的部分。

Bill 解釋,通常喇叭會標示阻抗規格,通常是 8 歐姆或 4 歐姆,但這是平均阻抗,不代表喇叭工作時維持恆定 8 歐姆,實際上阻抗會隨著音樂動態而變化,以現場搭配的 Wilson Audio Alexx V 來說,平均阻抗標示為4 歐姆,但是實際上最低阻抗可能掉到 2 歐姆,根據歐姆定律,阻抗下降,就需要更大的功率驅動。

喇叭阻抗變化增加擴大機負擔

簡單解釋後級驅動喇叭的原理,Bill 說這就像開車,當您用某種速度在高速公路行駛時,不需要加太多油門,可是遇到上坡時,如果要維持相同的速度,油門就要加得更多,重點在這裡,開車的速度不變,但是上坡需要更大的油門、更大的動力,而喇叭阻抗降低時,您聽的音量不變,可是擴大機需要更多的功率來驅動喇叭。

所以,M400 MXV 做到了什麼?因為喇叭的阻抗會隨著音樂動態不斷變化,所以後級必須「以不變應萬變」,M400 MXV 在 8 歐姆時輸出 400 瓦,萬一喇叭阻抗降低一半到 4 歐姆,輸出倍增到 800 瓦,假如遇上 Alexx V,阻抗有可能降低到 2 歐姆,M400 MXV 可以達到 1,600 瓦的功率,制服任何難以驅動的喇叭。


究竟要聽多大聲

2 歐姆輸出 1,600 瓦,音響迷需要 M400 MXV 這麼大的功率嗎?Bill 的解釋相當精彩,他說這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究竟要聽多大聲?」

從喇叭規格來看,90 dB 的標示效率,代表輸入 1 瓦功率,在 1 公尺距離測量的音壓為 90 dB,夠大聲了吧?但是如果從「完全重現錄音動態」的角度來看,黑膠的動態範圍大約 70~80 dB,CD 大約有 90 多 dB,但是 DSD 或高解析 24/192 錄音,可以到達 120~130 dB 的動態範圍,想要釋放完全的動態,至少要能上達 100 dB。

完全釋放動態必須要大功率

可是,Bill 解釋以 90 dB 只需要 1 瓦,但假如要增加 1 dB 呢?那就需要兩倍的功率,每增加 1dB,功率需求都要倍增,所以如果要讓 90 dB 的喇叭,推出 100 dB 的音壓,您需要 2 的 10 次方,也就是 1,024 瓦。

當然,100 dB 已經非常大聲了,不是每個人都要用這麼大的音量來聽音樂,可是音樂本身就不是維持相同的音量,動態代表最大聲與最小聲的落差,管弦樂團在極強的樂段,就會需要擴大機輸出源源不絕的驅動力,而 Dan D'Agostino 認知的音響三要素:細節、音場與動態,最困難達成的就是動態。


銅機箱提高散熱效率

要讓後級具備龐大的輸出能量,並不是只有 Dan D'Agostino 可以做得到,而 M400 MXV 達成的技術成就,則是能在如此精巧的機箱當中,達到 2 歐姆 1,600 瓦的超大輸出功率,不僅前所未見,目前也看不到其他人推出類似的產品,因為太難製作了。

Bill 解釋,要把功率做大,變壓器與功率晶體加倍再加倍,捨得用料即可,但是技術上最困難者,就是散熱,要達到千瓦等級輸出功率,假如無法讓功率晶體快速散熱,馬上就會因為高熱燒毀線路,要快速散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風扇,甚至有人想出液態冷卻,可是都有問題,風扇會有噪音,液態冷卻太瘋狂,把液體與電子線路擺在一起,故障可不是開玩笑的危險。


Momentum 當年率先採用銅打造箱體,比起常見的鋁合金,銅的散熱效率增加 90%,所以不需要使用龐大的鋁合金箱體,利用更多的鋁殼機箱質量與面積散熱,M400 MXV 的銅機箱可以把體積縮小,但是維持一樣好的散熱效果。

用銅來做機箱有什麼難度?Bill 表示,銅的成本比鋁昂貴,大家都知道,但是只比較材料的成本差異,意義不大,因為期貨市場上可以清楚看到價格,以原物料來說,銅雖然比鋁貴,但是價差並不算很大,可是銅的加工實在太困難了,加工成本遠比鋁合金高出數倍。

以 M400 MXV 來說,機箱兩側的銅,要車出「文氏管」(Vinturi Tube),管子中間要有寬窄寬的變化,利用壓力差提升空氣流動,提升散熱效率,整個車製加工過程,必須在二十分鐘以內完成,然後加上類似汽車烤漆材質表層,避免銅接觸空氣氧化,導致機箱外層失去光澤,這些加工程序才是使用銅製做機箱成本最高的部分。


保障客戶的音響投資

聊了這麼多關於 M400 MXV 的進化之處,Bill 最後強調,之前的 M300 與 M400,都可以付費升級,這是 Dan D'Agostino 對客戶音響投資的保障,不過 M400 不像之前 HD 系列升級,可以由台灣代理商處理,因為 M400 內部從變壓器到 PCB 板,幾乎全部更新,所以必須上 AP 儀器測試,這部分的技術難度較高,所以無法在台灣升級,必須寄回 Dan D'Agostino 原廠。

Bill 說,為舊機升級,可說是 Dan D'Agostino 最不賺錢的業務,因為舊機升級,只有機殼沒動,但是裡面的線路幾乎全換,需要的工時幾乎跟做一部新機器相同,但是他們不改初衷,就是想維持客戶手中器材的價值,Bill 表示,他們感謝每一位選購 Dan D'Agostino 的用家,所以器材升級時,Dan D'Agostino 並不是請他們賣掉舊機器,再買一部新機器,而是想方設法,用合理的價格去更換內部線路,讓手中的舊機器煥然一新。


升級的價格大約多少?台灣代理商還沒有正式報價,據說就是新舊款之間的價差,等於原本買機器的價錢幾乎沒減少,只有補足價差,就能換成新的版本,而且隔代的機器也能換,Dan D'Agostino 這種保障客戶投資的做法,在 Hi End 音響產業不僅少見,而且誠意十足,讓消費者的音響投資不貶值,還能與時俱進,或許,這就是許多人買了 Dan D'Agostino,就幾乎不換機器,所以二手市場上幾乎看不到 Dan D'Agostino 的原因吧。

廠商資訊

進口代理商:和申達
電話:02-2776-0905
網址:http://www.audiosummit.com.tw/

承襲旗艦技術–AURALiC 推出全新入門級 S1 系列
AURALiC 在慕尼黑音響展前發布重磅訊息,就是他們即將推出全新的入門級系列產品 — S1,當中包含 Aries S1 串流轉盤及 Vega S1 串流 DAC,同時還有選配的 S1 Purer-Power 外部電源供應器。Aries S1 和 Vega S1 的建議售價將會是 1,999 美元...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