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08/12/04發表,已被閱讀27,468
史特拉汶斯基:火鳥(芭蕾全曲)、夜鶯之歌。杜拉第指揮倫敦交響樂團(470 643-2 MSA 環球)
三聲道錄音讓我們「看到」的是原來的母帶面貌,也才瞭解當時藉由麥克風巧妙擺位,已經記錄下來鋼琴優秀的聲音形體。我們長期聆聽兩聲道,一直想要找出更凝聚、更飽滿的鋼琴,現在透過三聲道錄音,一切的答案似乎都已浮現。

對於發燒友而言,Mercury代表著高傳真錄音,而Living Presence更是長期以來受到高度重視的唱片系列。經過半世紀的錄音與音樂載體技術發展,去年Decca重新以Mercury商標發行了三聲道SACD版本,復刻了Living Presence系列,我們選擇了首發的十張來介紹,藉以了解新技術如何讓傳奇錄音再現江湖。

輝煌的Mercury

在錄音歷史上,Mercury Living Presence曾經寫下輝煌的一頁,對於愛樂者與音響迷而言,Living Presence過往的眾多錄音,到現在依然是值得珍藏的寶貝。或許唱片真正會受到重視,與藝術家的創作有些類似,俯拾可得之時未必受到歡迎,遍尋不著才發現原來竟是失之交臂。早期的Mercury Living Presence LP,如果狀況良好二手價都不低,但是曾經在LP後期推出的Golden Import LP版本,當年市況賣得並不好,當它們被唱片行老闆跳樓拍賣時還乏人問津,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失之交臂。

從50年代開始,Mercury便以注重錄音品質受到市場歡迎,當時所謂母帶後製(mastering)的觀念還沒出現,錄音師必須從頭到尾控制唱片品質,而負責Living Presence系列錄音的C. Robert Fine與Wilma Cozart(後來兩人在1957年結為連理),當時也是觀念新穎、勇於嘗試的頂尖好手,那時候錄音技術正值突飛猛進之時,戰後全球經濟的復甦,更營造了唱片與音響業的蓬勃發展,也讓Mercury在商業獲利頗豐的情況下,樂於持續投入更優秀的錄音製作,吸引愛樂者與發燒友的目光。

母帶就是三聲道錄音

雷史碧基:為魯特琴創作的古代歌謠與舞曲。杜拉第指揮匈牙利愛樂管弦樂團(470 637-2 MSA 環球)
這十張SACD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應該是三聲道錄音,您或許會覺得Decca是不是打算多推出一個新的規格,讓發燒友因為音樂載體的改變,促使他們再花錢買下新版本M同時還得計畫硬體升級。其實不然,三聲道的SACD雖然不能在兩聲道的SACD唱盤上聽出效果,但是只要您的SACD唱盤具備多聲道類比輸出,三聲道的SACD都可以通用。不過錄音訊息只有三個聲道(左、右與中央聲道),所以大部分的多聲道SACD唱盤會以多聲道模式播放,也只有三個聲道會發聲。簡單講,只要擁有支援SACD的唱盤,三聲道SACD就能播放。

為何Living Presence必須要推出三聲道版本,因為原始錄音就是以三聲道錄製。但是最早的LP版本是兩聲道,因此還要經過將三聲道轉為兩聲道的手續。直到CD版本時,兩聲道的規格限制依然沒變,因此我們不管在LP時代或是CD時代,都無緣體會原本三聲道錄音的面貌。所以這次重新發行,終於以SACD多聲道的規格,讓我們一窺當年的原音風貌。

傳奇的故事發展

每當遇到消失而重生的作品,大家都會為過去的故事冠上「傳奇」,接下來讓我們回顧一下Living Presence的傳奇。1945年由Irving Green創立的Mercury唱片,早期從流行音樂起家,到1947年開始出版古典音樂,隨後在1948年邀請當時著名的古典樂評家David Hall,擔任78轉唱片轉製成LP的工作。在1950年Mercury推出了蘇聯小提琴家David Oistrakh的錄音,名噪一時,也讓他們對於古典發行更有信心。那時候Robert就負責處理Mercury錄音室的各種設備,但他後來自己成立錄音室,採用當時新型的Telefunken U-47真空管麥克風,加上他獨有的麥克風架設技術,逐漸讓Living Presence的錄音內涵成形。

林姆斯基 - 高沙可夫:「金雞」組曲、西班牙隨想曲。鮑羅定:「伊果王子」三首韃坦人舞曲。杜拉第指揮倫敦交響樂團(470 6194 MSA 環球)
1950年Mercury另一位重要員工Wilma Cozart加入,這位女士來到紐約加入唱片公司,其實心裡懷抱著雄心壯志。在40年代晚期,Wilma曾經待過達拉斯交響樂團(Dallas Symphony)與明尼亞波里斯交響樂團(Minneapolis Symphony),讓她瞭解到美國古典音樂團體的優點與缺點,當時她的雄心壯志,就是希望能錄製美國樂團的演出,而不是僅發行歐洲授權發行的古典音樂錄音。在老闆Irving的支持與她積極奔走下,當芝加哥交響樂團結束與RCA的專屬合約關係後,開始在Mercury旗下發行唱片;1952年伊士曼音樂學院的Howard Hanson和Mercury簽下了專屬的唱片發行合約,此舉隨後又讓她簽下了Fredrick Fennell和伊士曼室內樂團(Eastman Wind Ensemble),帶領出美國樂團的錄音新頁。

從單聲道進入立體聲

在錄製Living Presence系列唱片初期,還是單聲道錄音,正中央會放置一支U-47麥克風,高高吊在舞台上方,位置則會在樂團練習時微調過,主要是檢查音樂強度最高峰時,依然能維持麥克風收音不失真,接下來就正式進入錄音,當中不會特別為了某些樂器增加響度或壓縮特定聲部,目的就是要呈現最接近指揮所聽到的樂團表現,當音樂透過音響重現時,聆聽者就能尋回最接近指揮位置的音樂。
從這裡我們可以瞭解,Living Presence一開始還是單聲道錄音,錄音工程師最高明的絕活,就是妥善安置唯一的麥克風,盡最大努力收錄所有細節。

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二、三號、前奏曲第二、六號。堅尼斯鋼琴演奏。杜拉第指揮倫敦交響樂團(470 639-2 MSA 環球)
隨著錄音技術的演進,1955年Mercury進入了立體聲錄音的世界,剛開始使用Ampex的兩軌錄音機,隨後開始採用電影膠捲,Robert委託Ampex為他製作專屬的1/2吋三軌錄音機,錄音效果驚人,至此Living Presence的三聲道錄音技術才真正成熟。位居中央的麥克風主要是建構整體音樂的平衡,而左右兩支麥克風的設定,則是因時因地細心調整,在錄音過程中,Robert始終是關鍵的靈魂人物。

錄製好三聲道盤帶,還不算真正完成,因為LP只有兩聲道,必須將三聲道的音樂訊號轉成兩軌,而這部份就由Wilma操刀。在轉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聲音相位不至於因此產生飄移,音場才不會變得混亂,同時要保持錄音的高度動態範圍。轉錄出來的聲音訊號因為動態較好,刻片時可能會造成循軌的難題,這部份Wilma還有一位伙伴,就是Mercury的專屬剪輯工程師George Piros,由兩人共同處理Robert錄製下來的原始錄音素材。

CD尚未克竟全功

經過五年的努力,Living Presence三聲道轉二聲道的類比錄音過程才慢慢確立,我們可以看到錄音工程師為了提高聲音品質,不斷的以新技術加上專業的巧思,塑造出傳世不墜的錄音典範。Mercury的LP打著Living Presence招牌,著實在市場上大賣,不僅音樂具備美國本土發展意識,更因為錄音發燒,成為音響迷口耳相傳的測試大考片。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全六曲)、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史塔克大提琴演奏。(470 644-2 MSA 環球)
時至1980年代CD出現,發燒友開始接受數位科技的洗禮,經過十年之後,CD的方便性、易於保存以及成本優勢,讓LP逐漸式微,CD終於站上市場主流。希望Living Presence系列推出CD版本的呼聲日高,到了1990年再度請出Wilma,監製由三聲道母帶轉錄成CD的過程。為了忠於原味,Wilma使用了當時的原版母帶,並且搬出原始錄音所使用的Ampex 300,不一樣的是這次不用顧慮刻片機是否無法承受過大的動態,造成刻盤循跡困難,而是將類比訊號轉成PCM訊號,這一系列Living Presence數位重發,很快的就成為發燒友競相收藏的好片。

1990年重發CD版本,雖然讓Living Presence的錄音重新獲得重視,但畢竟CD還是兩聲道音樂載體,原始的三聲道錄音還是沒有完整重現。Wilma親自督軍製作,讓兩聲道的製作確實保存了與LP接近的風貌,但畢竟尚未克竟全功,直到2004年,我們才有機會從SACD多聲道格式裡面窺見全貌。

承襲旗艦技術–AURALiC 推出全新入門級 S1 系列
AURALiC 在慕尼黑音響展前發布重磅訊息,就是他們即將推出全新的入門級系列產品 — S1,當中包含 Aries S1 串流轉盤及 Vega S1 串流 DAC,同時還有選配的 S1 Purer-Power 外部電源供應器。Aries S1 和 Vega S1 的建議售價將會是 1,999 美元...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