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振榮 2015/11/18發表,已被閱讀92,399
雷爾斯Lals是道地的台灣品牌,主事者黃日興先生在多年就認識,那時候他在俊金上班,負責JK Audio號角喇叭的生產,當年我開車去俊金汐止工廠搬回我買的PM-10號角,就是黃先生幫我一起把喇叭塞進Golf裡面,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一晃眼就十多年了。後來黃先生自立門戶,創辦了Lals雷爾斯,做的也是號角喇叭。

號角喇叭效率高

這款Classical 12M與我用了十多年的PM-10,外觀與設計都相近,差別是PM-10的中低音是10吋單體,而Classical 12M放大到12吋。當然,這個「相近」講的是外表看起來相近,內中許多「眉角」,雷爾斯早就有自己的主張,把細部做得更好。

號角喇叭在音響產業不是新鮮事,甚至我們可以說號角是喇叭最原始的型態,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可是卻歷久不衰,自然有背後的道理。號角喇叭效率很高,早年真空管擴大機時代,輸出功率不足,必須搭配高效率喇叭,號角成為最佳選擇。後來動圈式單體喇叭大行其道,是二十世紀後期的事情,那時候擴大機功率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怕驅動難推的喇叭,而且動圈式單體的成本更低,逐漸取得市場優勢。不過號角喇叭的高效率,讓音樂能量在電磁轉聲能的過程中,損耗最少,充分扮演好「聲能轉換器」(Transducer)的角色,依然吸引許多音響迷的目光,我就是其中之一,當年選擇PM-10,一聽就是十多年。



與我使用的PM-10比較起來,Classical 12M明顯在用料與作工上更為精緻,PM-10標榜使用高壓夾板,到了Classical 12M用料更好,箱體使用俄羅斯白樺木夾板,內部結構另有補強,外觀加上白栓木與古籐木皮,做出前後對比的色調。因為雷爾斯是台灣在地廠商,據說他們還有客製化的服務,在標準木皮色調之外,還可以訂購其他顏色的版本。

一邊聽著Classical 12M,一邊仔細觀察這對號角喇叭,雷爾斯依然是古法釀造,內藏44mm振膜的壓縮驅動器,藏在白樺木高壓夾板CNC精密車製的號角,木做的質感真好。底下是12吋紙盆單體,但懸邊不是一般的橡膠玄邊,而是老式布懸邊,凹折成W型,熟悉老JBL與TAD的朋友,一定對這樣的單體很熟悉。這種W型布懸邊可以提升振膜運動的靈敏度,衝程比橡膠懸邊要短,但是速度很快,有助於提升低頻段再生的暫態反應。



現代製作的老派設計

以基本的設計邏輯來說,Classical 12M比較像是現代製作的老派設計,木質號角、紙盆中低音加上W型布懸邊,這些不都是JBL與TAD遺留下來的古風嗎?如果我們還要往前看一些,老Altec不也是相同的設計嗎?基本原則沒變,那是設計的型式,就像車子有四輪,摩托車是兩輪,兩音路號角似乎就該長得像Classical 12M這般模樣。不過雷爾斯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不管是壓縮驅動器、木質號角,或是中低音單體,全部是自己的設計,當然也包括了分音器,這些「自家技術」的研發與投入,值得音響玩家的尊敬,在他們的努力下,不僅號角喇叭的傳統得以保存,而且利用新的材料與技術,雷爾斯讓我們得以溫古而知新,繼續享受現代號角喇叭的聲音魅力。

聽了PM-10十多年,現在聽Classical 12M,我想談談關於號角喇叭的搭配。許多人都認為高效率喇叭就該搭配小功率真空管機,尤其是單端值熱三級管,聲音最有魅力。我不否認「聲音魅力」這件事,因為那是每個人對聲音的喜好,但是我聽高效率喇叭的經驗,尤其是現代號角喇叭,大功率後級更對我的胃口。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號角喇叭二路分音,壓縮驅動器高音的效率更高,遠比紙盆中低音要來得好推,所以我們更需要晶體機的阻尼因數,來控制中低音單體的動作,小管機可以在小音量下保持均衡,但是如果要猛力操喇叭,非得要大功率不可。所以在我試聽Classical 12M的過程,真空管機只是牛刀小試一番,然後就換上晶體機了。


高音衰減可調整

Classical 12M最特殊的設計,要數背後的高音增益調整旋鈕了,或許我不應該說「增益」,而要說是「衰減」,因為這個旋鈕控制的高音最大值是0dB,代表高音單體最大輸出值,而逆時針旋轉調整的都是高音號角的「衰減」。調整的空間有多大?最大就是0dB,而最小是「無限」,等於把高音號角完全關閉,只剩下12吋中低音單體工作。

把高音號角關掉變成什麼聲音?悶悶的,糊糊的,當然是這樣啊!誰說過12吋中低音可以當全音域使用?當然不行。可是Classical 12M為什麼要設計得這麼大的調整值?我想是要讓用家自己找出「最對味」的中高頻,同時解決號角喇叭高音效率太高的問題。我說過,壓縮驅動器的高音效率,比紙盆中低音單體要高得多,如果號角設計不良,後級功率一摧,高音先衝出來,低頻量感卻跟不上,變得頭重腳輕,聲音就會尖、瘦、刺,請相信在我玩號角的過程當中,最難的搏鬥就是把中低頻壓榨出來,取得與高音號角的平衡。要推動配備壓縮驅動器的高音號角,3瓦管機都能搞定,可是要制伏紙盆中低音,與超高效率的號角高音取得平衡,才有辦法享受到均衡美質的號角之聲。



現在Classical 12M背後的高音量感調整旋鈕,百分之百解決了這個問題。請注意,我寫的是「百分之百」!喇叭設計者對聲音一定有自己的喜好,分音器設計的時候一定會考慮高音號角與中低音的平衡,Classical 12M一定是如此,我使用的PM-10也是如此,但是喇叭設計者不能掌握的是搭配的擴大機、喇叭擺放的空間,還有,最難掌握的是使用者對聲音的喜好。這三項因素交互作用之下,不管Classical 12M的分音器怎麼設計,一定有人說高音太多或太少,低頻太濃或太淡,因為那不光是喇叭本身的問題,把Classical 12M擺在殘響很長的空間,光是聲波繞射就讓高頻變得尖銳刺激,低頻拖著長尾巴,加上小功率管機不耐催,這不就讓Classical 12M變成軟腳蝦了嗎?

既然喇叭擺設的空間不能掌握、搭配的擴大機未知,也搞不清楚買家究竟喜歡怎麼樣的聲音,乾脆,Classical 12M來個「超級調色盤」,讓高頻量感可以隨意調整,甚至整個關掉都可以,這樣就沒有人可以說Classical 12M的高音太亮了吧?都已經把高音單體全部關掉了,還說亮是要怎麼樣?



如「調色盤」一般的方便

我們可以藉此「實驗」二音路喇叭的設計,在Classical 12M好好玩一玩,當高音號角設定在0dB最大輸出值(等於完全不衰減)的狀態,聲音是如何,然後依照自己空間、擺位與聲音喜好,調整出最適合自己的高音設定值,換句話說,Classical 12M的中高頻與中低頻的「混合」,有無限多種組合。其實Classical 12M這種高音量感可調整的設計,並非前所未見,像是法國Atohm就有三段高音量感可調,Focal Utopia 3透過跳線切換,有超過八百種排列組合,可是像Classical 12M使用「無段切換」,倒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真的能達到「無限」組合,不管什麼樣的空間、擺設或對聲音的喜好,只要用心調整,Classical 12M都能調到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聲音。

但是Classical 12M的高音調整「標準」在哪裡?我想說答案是沒有標準,因為喇叭擺設在特定的空間當中,不僅受空間容積大小的影響,室內裝潢、空間形狀、反射音的狀態......等等,諸多空間聲學的交互影響,根本沒有調整高音值的標準答案。我一開始直覺地把旋鈕調整在正中間,大約是-4dB~-5dB中間的位置,感覺高音太多,直接把高音關掉,然後一點一點地往上加,加到-9dB已經可以感受到高頻量感,但聲音太暗,再加上去,大約-6dB時聽起來還不錯,之後就在-6dB與-8dB之間微調。


不過,也因為這個有如「調色盤」一般的高音號角衰減旋鈕,Classical 12M可以調整到高中低頻都均衡,也可以變得很不均衡,如果把高音直接拉到0dB最大的位置,說實在的很不好聽,聲音又尖又瘦又銳利,那就是不均衡的聲音,當然不好聽。反之,如果您把高音調得太暗了,一樣會感覺聲音一點活力都沒有,一樣不好聽。所以,Classical 12M雖然有「無限可能」的高中低頻量感調整,但是要讓Classical 12M變好聽或變難聽,全部靠聆聽者的耳朵來調整。

因為是號角喇叭,Classical 12M自然擁有相當高的效率,原廠標示96dB,比起我用的PM-10標示99dB要低,可是好推程度都一樣。但如同前面所說,我並不推薦小功率真空管機的搭配,在小音量下真空管機搭配Classical 12M,可以發揮美質的聲音,但是卻很難應付大場面,只要音量一大,低頻段很容易變得混亂混濁,那就不能展現Classical 12M低頻的勁道了。

我一開始用Linear Acoustic LAV4 MKII前級與LA150.2後級來推Classical 12M,在150瓦扎實的功率驅動下,Classical 12M的中低頻服服貼貼,低頻量感飽滿,反應速度快又有勁,大鼓踩踏的力道十足,但是轉念一想,這套Linear Acoustic前後級搭起來好幾十萬,可是Classical 12M只有135,000元的定價,這麼搭配好像有點搭不起來。看看編輯部裡面還有什麼玩具,音響架上找到SPEC RSA-V1EX綜合擴大機,十多萬元的身價,與Classical 12M配得起來,50瓦的功率應該也夠,於是搭在一起聽。很棒,SPEC雖是第一次接觸,但是聲底乾淨細膩又通透,配上Classical 12M還能推出中低頻飽滿的厚度,於是就用RSA-V1EX來聽Classical 12M了!



一點也不像是書架喇叭

我是PM-10的長期用家,現在Classical 12M感覺上像是進化版,中低音增加到12吋,不要小看這差一點點尺寸,只多2吋的中低音單體,Classical 12M的低頻要比PM-10好搞多了。不過50瓦的RSA-V1EX綜擴,推起Classical 12M低頻虎虎生風,一點也不像是書架喇叭,實際上Classical 12M看起來是書架喇叭的形式,但是它的尺寸真的不輸給落地喇叭。另外Classical 12M的喇叭架,雷爾斯還有實木四腳的特製腳架,我建議這是一定要加買的配備,不僅外觀搭起來好看,底座也非常穩固,您想想,我自己用PM-10這十多年來,遇到過多少地震,能讓喇叭屹立不搖,當然是靠原廠的四腳專用腳架啊。

因為是號角,Classical 12M聽起爵士樂相當過癮,尤其是聽銅管,像是路易阿姆斯壯與艾拉費茲傑羅的經典對唱,路易阿姆斯壯吹奏的小喇叭,透過Classical 12M的號角鋪陳,那種直接、快速、乾淨、嘹亮的銅管光澤,真的是號角才能唱得出來的能量感。用一般動圈喇叭來聽,高音延伸當然不會輸給號角,可是壓縮驅動器推出來銅管的破金之聲,是那麼地富有能量感,就像近距離現場聽小喇叭吹奏,可以感覺到氣流從小喇叭開口噴出來一般,從號角喇叭重現的銅管,最富有擬真感。



還有,聽爵士樂很重要的Double Bass,在Classical 12M一樣有著爽朗的氣氛。12吋低音只要擴大機力道夠,推出來的低頻量感肯定充沛,假如您覺得低頻量感不夠,試著調動高音,把高頻量感略減,低頻就會更為豐潤。您看,這高音號角衰減的效果有多好用啊,不光是高頻,連低頻都能一併受惠。紙盆布懸邊的低頻速度感很快,很能帶出低音貝斯的牛筋味輕鬆的彈跳感,不過Classical 12M的低頻段下潛並不是無邊無際,它有的是清新爽朗、乾淨俐落的低頻,絲毫不拖尾巴,但這類低音單體的設計並不強調低頻的延伸,而是著重於乾淨快速暫態反應。如果您一定要哪種死命向下鑽的低頻延伸,抱歉,請多加一個超低音。

原廠為Classical 12M標示的頻率響應是50Hz~20kHz,我覺得太保守了些,PM-10當年就標35Hz~30kHz,雖然我覺得這有點像是快樂規格(實際上沒那麼厲害,但看起來很厲害),但是Classical 12M標示的頻率響應很容易讓人看到規格就覺得:「啊,這麼大的喇叭性能不過如此。」唉,規格是拿來看的,喇叭是拿來聽的,您要是把Classical 12M推得夠好,而且高音號角調整得宜,保證您會覺得:「啊!這Classical 12M的性能比帳面上要厲害得多呢!」


可以感受到錄音的年代與錄音時的氣氛

爵士樂迷一定會喜歡Classical 12M,我聽「Belafonte Sings The Blues」,貝拉方提的嗓音好滿又厚實,喉韻之間的變化,透過高音號角傳達,男性嗓音的磁性好不生動,還可以聽見老類比錄音的效果,尾韻有一點嗡嗡的回聲。這些都是錄音裡面的細節,聽不見也不會影響音樂好不好聽,可是聽見這些細節,您更可以感受到錄音的年代,還有錄音時的氣氛,把我們與錄音現場的距離拉得更近。比較「Yo-yo Ma & Friends」裡面Diana Krall與馬友友的「You Couldn't be Cuter」,一樣是爵士樂,鋼琴顆粒爽朗,低音貝斯撥弦輕快有勁,但是就沒有老爵士錄音裡面的細微類比噪訊,乾淨得很,可見Classical 12M還是很有鑑聽味,錄音裡面的細節聽得清清楚楚。

可不要以為我說爵士樂迷一定會喜歡Classical 12M,就等於說Classical 12M播起古典音樂不怎麼樣,相反的,Classical 12M什麼都能唱,而且您還可以針對古典與爵士,設定自己喜歡的高頻量感。聽爵士樂我會希望Classical 12M稍亮一點,氣氛更熱烈,而古典音樂還可以分類型,室內樂可以明亮一些,而交響樂則可以稍微暗一些,總之,Classical 12M的「高頻調色盤」,讓您聽什麼音樂都能找到喜歡的設定。

用Classical 12M來聽室內樂算小Case,聽加拿大Viveza的「Tango Tango」,弦樂四重奏的探戈風情,場面熱烈,Classical 12M的小提琴能量感夠強,把探戈的熱情盡情釋放。聽帕爾曼的「電影琴聲」,「辛德勒名單」聽得悲傷,而「新天堂樂園」又那麼清新雋永。這些形容詞我知道很難準確描述Classical 12M的聲音,但是如果說Classical 12M是我原本用了十多年PM-10號角的進化升級版,您說我怎麼會不喜歡Classical 12M的聲音呢?我當然認為Classical 12M聽什麼就像什麼啊!

難得可以唱馬勒的書架喇叭

最後,我要說Classical 12M是難得可以唱馬勒的書架喇叭,真的,Classical 12M不大,可是您只要有足夠的功率,Classical 12M可以給您超越身價的聲音回報。聽伯恩斯坦指揮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銅管獨奏開始的旋律,一聲聲催促著交響樂團跟進,而交響樂團真的呼應銅管之時,卻是毀天滅地的強奏,彷彿世紀末的景象,帶出送葬進行曲的悲傷面貌。在Classical 12M上面,雖然低頻的下潛並不是很強,但是中低頻飽滿、直接又快速的能量推送,就算喇叭感覺尺寸不大,可是Classical 12M確實能把交響樂團的能量,撲面而來地衝高,在龐大的音量催逼下,呈現出馬勒音樂的洪偉碩大,還有他那對生與死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


最後,我要說Classical 12M的參考售價,實在太可愛了,十多年前我買PM-10,中低音單體還沒Classical 12M那麼大,箱體講究程度也不如Classical 12M,那時候參考售價就要99,000元,十多年後Classical 12M上市,參考售價也才128,000元,貴得不多,可見在地的雷爾斯很照顧台灣的音響迷,像這樣的在地品牌,技術夠高,用料又好,我們怎麼可以不支持呢!趕快去找一對Classical 12M試聽看看,它不會讓您失望的。


器材規格

LALS Classical 12M
型式:2單體2音路號角喇叭
使用單體:44mm壓縮驅動器+37cm木質號角高音×1,12吋紙振膜低音×1
效率:96 dB
阻抗:8歐姆
頻率響應:50Hz – 20kHz
分頻點:1.2kHz
尺寸:650×420×370 mm(H×W×D)
重量:35公斤
建議售價:128,000元(不含腳架)
腳架訂價:20,000元
總代理:雷爾斯
電話:02-2647-5757
網址:www.lals-audio.com.tw

特殊 RSC 三明治結構箱體–Acoustic Energy AE309 MKII 落地喇叭
Acoustic Energy 的 300 系列全面更新,進化到 MKII 世代。AE309 MKII 是 Acoustic Energy 300 系列較小型的落地喇叭。同系列還有一款 AE300 MKII 書架喇叭、系列旗艦 AE320 MKII 落地喇叭以及 ...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