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治宇/蔡承融/董鴻鈞,攝影/郭振榮 2018/11/29發表,已被閱讀38,172
今年9月中,Sony在台正式推出了兩款高階等級的IER-M7、IER-M9入耳式耳機,標榜是為專業音樂工作者全新設計的新機種。為了能夠真正符合專業音樂人的使用需求,在耳機開發的過程中,研究團隊特別尋求了日本Sony Music專業技術人員的協助,根據他們反饋的使用經驗不斷改進,成功打造出這兩款舞台監聽等級的入耳式耳機。

Sony影音產品公司聲學部門總工程師投野耕治(Koji Nageno)來台主持產品發表會時曾經提到,監聽耳機設計目的是要讓表演者聽到現場表演時所發出的聲音。他進一步解釋,假設配戴監聽耳機是一位歌手,在錄音室或現場表演時,是透過耳機聆聽自己的聲音在歌唱,同時根據監聽到的聲音來調整歌唱的狀態,譬如監聽聽到的是比較硬的聲音,那麼歌手可能會改用較溫和的方式來歌唱。另外,如果歌手透過耳機聽到的聲音位置比平常更遠,那麼他可能會用更大的音量去唱歌。我想他的意思是,如果監聽耳機有太多音染,或是對於音場空間、聲音定位的詮釋不夠正確,反而有可能影響到表演者的演出表現。

IER-M9(參考售價:35,900元)

不過,投野耕治也強調,雖然監聽耳機一開始是為了專業音樂工作者設計出來的產品,但是我們也希望音樂愛好者也可以聽到音樂表演者所聽到的聲音,一起來欣賞音樂。言下之意就是IER-M7與IER-M9在符合專業表演監聽需求的同時,也能滿足音樂愛好者聆聽音樂的喜好。

不過IER-M7、IER-M9的聲音表現到底有沒有符合專業音樂工作者的需求,聽起來到底好不好聽?這可不是編輯部說了就算數的事情。非常榮幸!這次在Sony台灣索尼的協助下,邀請到三位分屬於不同領域的專業音樂人:錄音師楊敏奇、四分衛吉他手兼團長虎神、演唱會/音樂製作人TeN,透過不同角度與專業工作面向,來分享關於IER-M7、IER-M9的使用心得與聆聽感受。

IER-M7(參考售價:19,900元)

在開始之前,先讓我們來快速溫習一下IER-M7、IER-M9的設計重點。

先來看看IER-M9,單體採用Sony全新研發的平衡電樞(BA)共有5顆,採用5路分音設計。其中1顆單體開孔最小的負責低音、1顆負責中低音、1顆全音域、1顆高音、1顆超高音,這5顆BA單體全數安裝在特製鎂合金框架內,優點是可以抑制不必要的振動,而且不像一般多BA耳機,在單體與出音口之間使用導音管,而是利用鎂合金框架的結構直接將聲音導引到出音口的位置,確保音質清晰。而在這5顆單體當中,包含1顆和旗艦級IER-Z1R一樣的BA,專門負責超高音頻段,振膜使用鎂合金材料製作而成,搭配OFC無氧銅鍍銀音圈線圈,接點經過鍍金處理來提升傳導特性。整體頻率響應5Hz~40kHz、阻抗20歐姆、靈敏度103dB/mW。

在耳機外殼以鎂合金材料製成,有質輕剛性高的優點,可以減低共振干擾音質的問題,機殼表面加上黑色霧面烤漆處理,外側有碳纖維板做裝飾。隨附耳機線材也很有誠意,包裝盒內有3.5mm單端與4.4mm平衡端子的耳機線各一條,內部使用OFC無氧銅鍍銀導體,線身裡面加入了天然絲線提供更好的抑振效果,也就是減低了聽診器效應的問題。最後在端子導體鍍金部分的內層為非感磁材料,同樣是為了確保音質不受干擾的設計。


IER-M7內部搭載4顆BA單體,採用4路分音設計,少了IER-M9所使用的鎂合金振膜超高音,其他配置同樣是1顆低音、1顆中低音、1顆全音域、1顆高音。IER-M7使用的4顆BA同樣安裝在特製鎂合金框架內,避免振動影響音質清晰度,頻率響應維持在5Hz~40kHz、靈敏度103dB/mW,阻抗提升至24歐姆。

不過IER-M7的外殼改用強化塑料製成,表面光潔如鏡面,機殼外側改為黑色霧面鋁質飾板。另外在出音導管的設計上,IER-M9用的是鎂合金材料,而IER-M7改用黃銅製作出音導管。隨附耳機線材維持不變,同樣有3.5mm與4.4mm端子的耳機線各一條,使用無氧銅鍍銀導體,端子導體鍍金部分的內層為非感磁材料,確保音質不受干擾。




很容易就被音樂情緒吸引
演唱會製作人 - 梯依恩TeN
文 林治宇


著名演場會製作人梯依恩TeN曾任2018年頑童MJ116「幹大事」台北小巨蛋演唱會,以及潘瑋柏「Alpha創始者巡迴演唱會」音樂總監,也曾擔綱張惠妹、優人神鼓、頑童MJ116等在金曲獎、金鐘獎上的演出製作工作,同時他也是資深編曲者、唱片製作人與詞曲創作者,也曾自己錄音、混音,年紀雖輕,卻已作品等身,資歷十分深厚。在他耳中,IER-M7與IER-M9是何種樣貌?在演場會上,什麼樣的監聽耳機才能符合要求?就來聽聽TeN的現身說法吧!


大家都聽過演唱會,但可能不知道原來有演唱會製作人這樣的角色,也不清楚演唱會製作人做了些什麼。TeN告訴我說,演唱會製作人或稱為演唱會音樂總監的工作可分為演唱會前的企劃與準備,與演唱會進行中的掌控。事前,演唱會製作人要排歌單,曲目的挑選與順序必須與藝人及導演討論,以符合導演對於視覺呈現與氣氛營造的要求。歌單排出來之後,要開始按照舞台畫面去思考音樂的鋪排,並擬定所有歌曲的編曲。接下來就是密集的排練與彩排工作。事前的準備十分繁複,演唱會進行中製作人更是不得閒,他必須隨時監聽「外場」與「內場」。「外場」是現場聽眾聽到的聲音效果,拿下耳機便可聽到。「內場」是歌手與樂手彼此間的聲音,製作人必須戴上監聽耳機聽歌手聽到的東西,才能知道他好不好唱,能不能掌握樂團演奏的句子,甚至要瞭解歌手知不知道觀眾的反應,能不能掌握舞台的狀況。由於舞台與現場的狀況十分複雜,監聽耳機的性能便十分重要。

TeN認為,好的舞台監聽耳機必須具備兩項特點:一是隔音要夠好,不僅是因為演唱會現場非常吵,而且外場與內場的聲音有秒差,要是演唱者也聽到外場音樂,就可能會混亂,過去他就曾碰過外場聲音太大穿透耳機,歌手聽不到伴奏,只好一路聽節拍器唱的狀況。二是音壓要夠強,卻又不能某個樂器的聲音檔掉另一個樂器,例如貝斯的音階彈高時,如果監聽耳機不夠好,可能會擋掉吉他的聲音,或是大鼓踩得很快很密,就會擋住貝斯,或是吉他破音開很大,結果擋掉鋼琴的和弦,讓演唱者聽不出調性。

既然隔音這麼重要,IER-M7與IER-M9的隔音效果如何?TeN認為非常好,尤其是搭配矽膠耳塞時。為了測試隔音,TeN帶著耳機直接坐在他工作室的喇叭前面,將喇叭開到很大聲,此時仍能清楚分辨出耳機裡播放的音樂細節。此外,雖然IER-M7與IER-M9還提供另一款舒適型海綿耳塞,TeN覺得矽膠耳塞戴起來更舒適,也更能迎合演唱會時長時間配戴的需要。


接著TeN談到IER-M9的聲音表現,雖然「某些情況下低頻表情可能會被『Sony Bass』特色所掩蓋」,但「不得不說,M9的中、高頻非常漂亮,等級非常好」,聲音質感比他慣用的高階同類型耳機更好。TeN所說的「Sony Bass」是Sony耳機低頻慣有的一種圓圓飽飽的感覺,會讓大鼓與貝斯的尾韻較長而不易掌握聲音的表情,但另一方面,要聽出貝斯音階很容易,「現場演出時,清楚聽到低頻音階非常重要」,由此可見,IER-M9在提供圓融聽感的同時仍能兼顧清晰的低頻聲線,具有監聽性格。TeN還提到用IER-M9聽阿姆新專輯《Kamikaze》超爽的,點頭感很重,「Sony Bass打上來,爽度一流!」。他認為用IER-M9聽流行音樂、電子樂、嘻哈,或是現代混音手法處理的搖滾樂,都非常適合。

「好的監聽耳機讓你不要冤枉別人」,TeN心目中理想的監聽耳機必須能真實反映收錄進來的聲音,包括好聽的與不好聽的聲音,才能讓製作人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耳機原本就有染色,調出來的聲音一定不對,甚至變得奇怪。監聽耳機的音染當然越低越好,但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首先一定要喜歡它,不然能不聽下去都是問題,IER-M9偏向聆賞型,很有感染力,能帶來愉悅的聆聽體驗,聽者很容易受音樂情緒吸引,如果音樂原本就是很澎湃、熱烈甚至是鼓譟的,用IER-M9聽爽度更增,會想再繼續聽下去。他說,「我可以想像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搭捷運、騎車、開車、行走,或隨手做一些事情時,聽M9一定超爽的」。


IER-M7則偏於工作型。用小音量聆聽,IER-M7頻段比例就很均衡,大音量更能清楚分辨不同樂器的低頻(例如鼓與貝斯),工作上很容易判斷每個樂手在做什麼,也能輕鬆知道歌手目前的狀況如何。相較之下,TeN認為IER-M7比IER-M9更適合工作使用。試聽過程中,TeN也曾用IER-M7聽綵排工作帶,工作帶還保有分軌的素材,透過IER-M7,TeN不僅可掌控全局,也能藉由IER-M7分辨出單獨部分的微小差異。不過,IER-M7大聲聆聽較容易產生疲累感,這是因為它在1.8kHz至2.2kHz頻段十分靈敏,而現在的流行音樂在後製時會壓縮,導致此頻段更被凸顯,因此聽久了略感疲累。但這正是IER-M7監聽性格的展現,他認為這樣的特性「對樂手與歌手現場演奏時很有幫助」,因為樂手演奏時監聽的聲音不會被壓縮,就會覺得IER-M7很好用,「很適合給一些剛開始做演場會,預算還不豐沛,買不起高規格隨身監聽耳機的樂手與歌者使用,用個三五年都沒問題」。


監聽耳機就是要Flat in, Flat Out
錄音師楊敏奇
文 蔡承融


楊敏奇(Micky Yang)老師專精於古典音樂錄音,也跨足電影、遊戲配樂的錄音製作,連續獲得第27、28金曲獎「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今年更以《古今狂想—大鍵琴音樂詩畫》專輯奪得第29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錄音獎」的獎項。

前陣子中國鋼琴家吳牧野加入Sony唱片後,於10月22日新發行的《靈感的刻錄-舒伯特即興曲全集》演奏專輯,Micky也參與了錄音製作的工作。這張唱片是在全球三大錄音室之一的英國Metropolis錄製,和他配合的是Adele的御用錄音師,過程中花了很多心力討論各種面向,也嘗試了很多錄音模式,光是錄音就錄了23軌(當然最後沒有用到這麼多軌),之後送到德國給一位Mastering工程師Christoph Stickel做母帶後期處理。不過Micky也提到這張專輯是在錄音室裡面錄製,不是在廳堂裡面錄音,在聲音上會有一些挑戰,不過到最後整張唱片出來的聲音相當好,令他感到相當驕傲!


最近還有一款手機遊戲《MEOW王領騎士》讓Micky印象深刻,廠商特別堅持Made in Taiwan,不光是遊戲本身100%台灣製作,連演奏的音樂家到幕後的工作團隊也都是來自台灣,很少看到本地的手遊廠商願意花費這麼高的預算以交響樂團的規模製作遊戲配樂,還邀請到李欣芸老師作曲,Micky表示相當欣賞這家公司老闆的堅持。

聊到專業錄音工作,我問Micky古典音樂和一般流行音樂的錄音方式會有什麼不同?Micky說,「這個問題經常在Hi End音響講座的場合被問到,嚴格來說兩者之間的錄音方式沒有太大的差異」。最容易理解的差異是麥克風架設的距離,他以鋼琴錄音進一步說明,以古典音樂的角度錄製鋼琴時,架設麥克風不會刻意去靠近鋼琴,因此錄出來聲音會是一整片的。而流行樂錄音時,就有可能會在鋼琴高、低音的位置分別架架設麥克風收音,所以在聽的時候(尤其是用耳機)會有很明顯的定位感,譬如從低音彈到高音,你會聽到聲音會在左右聲道之間移動。


又譬如小提琴,以流行樂的方式錄音,可能會採用Close Micing(約50公分)的距離,但如果是古典樂錄音,就會把麥克風放在80~120公分的距離。他解釋,「錄古典的時候,還需要顧到這把琴和空間的互動。相對的,如果是錄流行的時候,我可能就是只需要這把琴的聲音,方便後製的時候使用。」

話題拉回耳機,在錄音室工作時大多數時間會使用監聽喇叭,那什麼時候才會使用耳機?Micky告訴我,他自己收藏的耳機就有20多副,對他來說,除了監聽喇叭,耳機也是重要的「檢查」工具。他進一步解釋,監聽喇叭可以聽到一整片的聲音,但是耳機更方便檢查錄音中的細節。以專業工作者的角度來說,好的耳機必須清楚聽到樂器的殘響,還要能夠聽到音樂剪接時的接點是不是有「空氣」變化。此外就是聲音定位,譬如工作一開始要先確定樂器的位置,這個時候也會利用耳機確認定位正不正確。至於外出錄音時,肯定會改用耳機做監聽,因為即便是在音樂廳裡面錄音,也不會有專門為錄音師設計的聆聽環境,這時候所以必須依靠一副好的耳機來監聽。


如果以專業的角度,尤其是在錄製古典音樂時,符合工作需求的IEM監聽耳機要具備什麼條件?Micky回答,對我來說「監聽耳機就是要Flat in, Flat Out」。換句話解釋就是要無渲染,不光是指聲音上不要有渲染,連形體、空間的比例也要正確無渲染,不見得是要聽起來聲音很漂亮,他再度強調是要「Flat in, Flat Out」。

Micky說他自己也算是Sony的鐵粉,這次Sony新推出的IER-M7與IER-M9都試用過一段時間,直言兩者都是很棒的監聽耳機!如果要更深入的比較,尤其是以錄音製作的使用需求來說,在定位上還是可以做區分,他形容:「M7忠實,適合工作時使用;M9好聽,適合最後確認成品時使用。」


Micky進一步說明,IER-M7容易驅動,在一般的音量下就能呈現出細節,對於樂器的殘響、音樂剪接的接點以及定位感都能清楚掌握,用來聽弦樂就非常適合。至於IER-M9「太好聽了!」Micky說,尤其是弦樂器高音的部分,還特別提到低頻很有「Sony Bass」的味道,聽起來甜又Q彈,像是用IER-M9來聽Hans Zimmer這類大量使用重低音的電影配樂,就非常好聽以及過癮。不過他也強調,兩支耳機的「Attack」都很準,畢竟是設計給監聽使用的耳機。更嚴格來說,IER-M9聽起來比較美化的感覺,但他並不認為這是缺點,只是這種好的特點,有沒有運用在合適的地方,譬如IER-M9運用在最後一道關卡做檢查時非常棒!

至於一般音樂聆聽的話,由於本身工作就是以配樂為主,所以聆聽的音樂也以配樂為主,在試聽IER-M7與IER-M9時,曾經播放的專輯有《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Operation Finale》、《The Last of Us》、《Yellowstone》等,另外也喜歡聆聽新古典音樂,譬如《Recomposed By Max Richter: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在配戴使用方面,Micky說他本身也是客製化耳機的用家,配戴舒適度自然是最高的,他期待的說「如果這兩支耳機可以客製化會更好」,不過IER-M7與IER-M9隨附兩種材質、多種尺寸的耳塞,只要找到合適的耳塞也有不錯的舒適度。另外,耳機本體的重量足夠也是優點,他解釋,比較輕的耳機帶起來容易「飄」,不容易與整個耳朵貼合,入耳式耳機配戴時一旦沒有完全貼合,那麼中低頻可能就不見了,這時候如果耳機稍微有些重量,反而比較容易壓緊一點,就不容易有漏音的狀況。

最後Micky聊到,隨著時代的演進,消費者的聆聽工具也在變化,現今多數人使用手機、電腦接耳機聽音樂,不見得是用喇叭,播放音樂也改成網路串流播放、藍牙無線等方式。雖然錄音室工作監聽喇叭居多,但也會用耳機輔助,甚至在最後一道關卡,改用無線串流播放搭配耳機檢查確認,這已經成為他的標準流程之一。他認為「過去只要在音響上好聽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每一個環節上都要好聽才算是好的作品。」


有溫度的耳機
四分衛吉他手兼團長 虎神(鄭峰昇)
文 董鴻鈞


在台上,他是四分衛樂團的吉他手兼團長;在台下,他是角頭音樂的統籌製作。幕前幕後的雙重經歷,虎神(鄭峰昇)宛如台灣獨立音樂發展史的活字典,天天與音樂為伍的他,無論台上演出或是錄音室工作,都離不開耳機。他擁有多副耳機,應付各式各樣的工作需求。「像是這一副,就像野狼125,耐操,陪伴我很多年了......這一副的耳墊很舒服,摸起來就像女人的肉體......」對耳機擁有豐富心得的虎神,總是能以簡單的詞語,生動描繪出每個耳機的特性。

虎神在搖滾舞台縱橫將近25年,過去樂手以聆聽舞台監聽喇叭為主,不過近年來演唱會、音樂節快速興起,一個音樂節會有數組人馬輪番登上舞台演奏,這樣的狀況下,舞台監聽喇叭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在這樣的狀況下,監聽耳機慢慢成為較為理想的監聽工具,讓舞台安裝的速度可以大幅縮短。另一方面,耳機也可以從監聽耳機中聽到後台傳來的指令,像是走位方向,還有接下來會出現哪一位神祕佳賓等等,歌手在舞台上都可以透過監聽耳機得知這些訊息。


他描述,舞台上有多支監聽喇叭,有時不見得每一支喇叭都會發出一樣的聲音,而是每個喇叭播放出不同樂器的聲音。舞台上如此複雜的聽覺環境,讓監聽耳機成為表演者安全感的來源。虎神老師認為,理想的監聽耳機並沒有一定標準,因為舞台上不同的角色對於聆聽的需求不一樣,「像是歌手希望聲音聽起來Hi-End一點,人聲聽起來美一點;吉他手會希望高音多一點;貝斯手跟鼓手則希望低音多一點。」無論是誰,每一個人都希望在舞台上聽見自己的部分。「因為舞台上的音壓很大,好的監聽耳機讓每個人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為演出帶來安全感。」

虎神坦言,要找到一個音色標準的耳機並不是很容易,因為吉他有許多效果是透過效果器、喇叭與麥克風的交互作用下產生的,戴上耳機反而聽不見這些微妙的效果,如此他過去在舞台上寧願不戴耳機。近年來,許多器材已經數位化,前面的問題可以輕鬆解決,他便開始在演出時配戴監聽耳機。不過注重互動的他,只會戴單邊。「不只跟台下聽眾互動,我在舞台上也會一直走動,跟舞台其他人樂手互動,也聽清楚他們在演奏什麼,讓我可以用音樂即興反擊。」

虎神戴著Sony IER-M9與四分衛一同參與台北Legacy「練愛時代演唱會」的演出。
11月10日這天,虎神戴著Sony IER-M9與四分衛一同參與台北Legacy「練愛時代演唱會」的演出。「我覺得Sony IER-M9帶給我無比的安全感。」無論是演奏或是播放音樂時,儘管搖頭晃腦,耳機不會容易掉下來,這是虎神對Sony IER-M9最貼身的印象。

再來,虎神對於Sony IER-M9的細節重現能力印象深刻。他說,在播放音樂時,他必須注意音樂中click等細微的聲響,然而現場喇叭音壓強大,低頻兇猛,但是戴上這副耳機,不但能抵擋喇叭的音壓,低音頻率不會將這些細節掩蓋過去。


虎神更對Sony IER-M9的場景建構能力更感到驚訝。「過去我從來不指望在耳道式耳機中聽到空間感,可是IER-M9的定位與層次感都交代得十分清楚,讓每個樂器聽起來遠近分明。」

回到錄音室中,虎神模擬舞台監聽的音量,分別以Sony IER-M9與四單體的IER-M7播放還沒公開發行的新專輯,將這兩支耳機仔細比較一番。他認為這兩款耳機都有著中性的表現,高音不會過度渲染,就算以大音量催動,他的耳朵也不會覺得承受不了。不過,他感受到IER-M9的低頻相對多了一些,可以描繪出清晰的bass輪廓,營造穩定舒適的節奏,包覆性更好,也讓聲音更為立體。更重要是,Sony IER-M9的低頻有一種甜美Q彈的質感,是其它耳道式耳機所不能企及的。「IER-M9這樣的特色,我相信bass手也會很喜歡!」虎神篤定地說。

除了聲音表現之外,虎神對於鎂合金外殼的Sony IER-M9,以及塑膠外殼的IER-M7的外觀設計更是讚譽有嘉。復興美工畢業的他,自嘲自己是標準的外「貌」協會,無論車子,或是吉他,以外觀設計為第一優先考量原則,接下來才考量到性能。「我對於『理工設計』的東西十分感冒!」不喜歡外觀過於方正、工業風格的虎神,認為這兩款耳機的設計,有日本廠商獨有的人性、細膩與溫度,沒有單板的直線與銳利的邊角,而且線材與耳機外觀質感一致。「我喜歡內涵與外觀可以一起成長的產品,這兩款耳機正是這樣的產品。」虎神認為,IER-M9與IER-M7工作久戴不會讓人覺得煩躁,正是符合他所追求的「溫度」。


虎神接下來以專輯製作人的身份談監聽耳機,他表示,耳道式耳機掀戴沒有那麼方便,因此在錄音室裡面,錄音師大部分都是使用喇叭或是耳罩式耳機進行監聽工作,不過喇叭很容易受到空間環境音響,造成聲音失準,因此錄音師會用不同的耳機「檢視」錄音中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有些樂手或歌手在錄音間錄音時,為了避免耳機中的聲音竄出,就會使用耳道式耳機,外加一個耳罩將外面的噪音隔開。另外,有時候錄音過程會進行側拍,為求畫面美觀,樂手也會戴耳道式耳機工作。虎神認為,Sony IER-M9頻率響應平直,表現精準,配戴舒適,他難掩臉上興奮神情表示,不排除會為錄音室添購Sony IER-M9、IER-M7,做為歌手錄音時使用。

「它就像水煮蜜地瓜,」視甜食如命、對甜食有「生理反應」的虎神最後這樣形容Sony IER-M9。「他香甜,又有飽足感,充飢與味覺雙方面兼顧,讓人超想把它吞下去,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擁有舞台、錄音監聽雙重需求的虎神不諱言,他會購買一副Sony IER-M9放在包包裡,做為監聽工作的得力助手。

虎神對IER-M9的層次感以及低頻彈性有著深刻的印象,更對其圓潤的設計讚賞不已,形容它是「有溫度的耳機」。

透過演唱會製作人、錄音師、樂手這三位專業音樂人的分享,可以瞭解到Sony IER-M7與IER-M9不僅擁有低音染的聲音表現,在細節反應能力、聲音形體、定位、層次感、隔音效果和配戴穩定度等面向,不約而同獲得了三位老師的高度評價,符合工作使用需求。在聲音特性上,老師們也認為IER-M7表現忠實適合工作,即使在小音量的狀態下一樣均衡且細節豐富;IER-M9的高、低音延伸更好,尤其是低頻聽起來Q彈又有甜味,更具有感染力。您正在猶豫該選哪一款嗎?希望能本次的專題報導能作為您的參考依據之一喔!

器材規格

Sony IER-M9
型式:平衡電樞封閉式耳道耳機
單體:平衡電樞x5
阻抗:20歐姆
頻率響應:5Hz~40kHz
靈敏度:103dB/mW
線材:1.2m鍍銀無氧銅導體
端子:3.5mm、4.4mm
配件:三倍舒適耳塞(SS、S、MS、M、ML、L)、複合矽膠耳塞(SS、S、MS、M、ML、L、LL)、耳機線夾、耳機捲線器收架、收納盒、擦拭布
重量:11公克
參考售價:35,900元

Sony IER-M7
型式:平衡電樞封閉式耳道耳機
單體:平衡電樞x4
阻抗:24歐姆
頻率響應:5Hz~40kHz
靈敏度:103dB/mW
線材:1.2m鍍銀無氧銅導體
端子:3.5mm、4.4mm
配件:三倍舒適耳塞(SS、S、MS、M、ML、L)、複合矽膠耳塞(SS、S、MS、M、ML、L、LL)、耳機線夾、耳機捲線器收架、收納盒、擦拭布
重量:約9公克
參考售價:19,900元

台灣索尼
電話:4499111(行動電話請撥:02-4499111)
網址:store.sony.com.tw

重新構想的全新設計–Martin Logan Motion XT F100 落地喇叭
Motion XT 系列是 Martin Logan 旗下靜電喇叭之外的最高階系列,這一代的 Motion XT 不僅採用了最新的 Gen2 Folded Motion XT 氣動式高音,並搭載 Nomex-Reinforced Kevlar 中音和鋁合金低音...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