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6/02/16發表,已被閱讀158,487
Apple Music在2015年發佈,我便密切注意它的動態,期盼趕快能在台灣使用,可是亞洲國家一一開放了,台灣卻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一直到猴年春節之前,才姍姍來遲。無論如何,Apple Music總算是來了。

為什麼Apple Music姍姍遲來?

為什麼Apple Music在台灣開放得這麼慢?Apple對台灣不重視嗎?不可能,先不講Apple最重要的生產夥伴都是台商,光就做生意的角度來說,任何市場儘早開放,對Apple來說都是好事。但為什麼Apple Music姍姍遲來?據稱是著作權版稅談不攏,至於談判過程中有哪些著作權協會參與,又如何爭取、折衝版稅,詳情不得而知。身為「音樂產品」的使用者,我只能嘆氣,明明最新的線上音樂服務已經上線,台灣總是排在後段班啟用,之前Spodify進入台灣已經算晚的,Apple Music亦復如是,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進入創新服務的「前段班」呢?

針對高解析度線上串流設計的Tidal,目前在歐美已經蔚為風行。
針對高解析度線上串流設計的Tidal,目前在歐美已經蔚為風行,2015年我就已經在Tidal註冊,只得到「Coming Soon」的結果,以Apple這麼大的公司,推Apple Music進來台灣都這麼慢,Tidal這樣的新創公司,恐怕我們還得等得更久。究竟是法令不完備,或是政府刻意保護本土音樂串流產業,我只想說,「數位串流音樂服務」本來就是立足國際的商業競爭,如果政府想利用非關稅貿易障礙,延緩國際線上串流音樂服務進入台灣市場,那根本想錯了,因為Internet的服務早就打破國界籓籬,換用國外的信用卡,選歐美的地址註冊,一樣可以使用Tidal或Apple Music這些服務,阻擋這些優質創新服務進入台灣市場,只會讓使用者對政府法令憨慢顢頇更加反感。我只是個簡單的愛樂者,無意掀起政治性的話題,只是對「什麼服務都來得比人家慢」這件事,抱怨一下。

月費150元,家庭帳戶240元

話題回到Apple Music上面,羊年末、猴年初,在年假之前,Apple Music上線了,雖然來得晚,還是來了,一樣給三個月的免費試用,我開心地在itunes Store上面按下購買。雖然一進入購買畫面,就告訴我要付費,讓我遲疑了一下,但實際上前三個月是免費的,iTunes Store是告訴你三個月以後,每月要付新台幣150元(個人帳戶,如果家庭帳戶要240元),這個價錢比預期還便宜,畢竟美國市場月費要價9.99美金,換算下來,Apple對台灣市場可說誠意十足。

關於Apple Music要怎麼訂才便宜,這個問題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討論,像是家庭用戶可同時讓六個帳戶使用,平均下來比Spodify或KK Box更便宜,可是Apple ID畢竟是很私人的東西,要揪團來平均每月付費成本,我不認為會是「常態」,但一定會有些想省錢的人如此「策略聯盟」一番,我想,Apple開出這樣的家庭用戶省錢法,也是競爭策略之一。


我急於加入Apple Music,重點在於取用不盡的音樂資料庫,至於費用,240元的月費比一張正版CD還便宜。對照我這麼多年攢下來的CD收藏,那可真不敢算花了多少錢,但要是三十年前有Apple Music,我又怎麼可能會去收藏實體CD呢?總之,數位音樂已經走到了全新的十字路口,人們不需要「擁有」實體CD,靠著網路串流,就能廣納百川,數十萬張CD擺在數位雲當中,任君取用。

註冊好Apple Music,網站順道問了我的「音樂喜好」,我選古典與爵士,似乎要考驗我是否真的喜歡,還列出幾個樂團名稱,混淆在其中,譬如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與Berlin Philharminiker,這是古典天團,爵士樂的名字有Miles Davis,因為熟悉,看了便一併選取,可是多了個有趣的名字:John Lee Hooker,嘿,我好多年沒聽他的唱片了,但他是藍調啊?怎麼會擺在這裡給我選。Apple果然有一套,喜歡爵士樂,自然也可能喜歡藍調,來一個老派的選項,如果選了,那代表這個人不光喜歡爵士,也喜歡藍調。


iTunes可直接使用 Apple Music

Apple Music是跨平台的雲端串流應用,iOS與OSX是自家人,絕對沒問題,我算完全的蘋果人,三種裝備都有,帳號一登入,iTunes自動把Apple Music的新增選項開啟,其中「為你推薦」是Apple的根據加入時選擇的個人偏好,推薦相關音樂,我選了古典與爵士,所以一開始來了LSO與BPO,不過因為我「跨界」選了John Lee Hooker,居然多了藍調。

聽誰的藍調?Blind Willie McTell?那是我多年前尋找草根藍調查到的名字,印象中我只有一張CD,而且現在已經不知道塞到哪裡去了,沒想到Apple Music喚醒了我的記憶。聽「Death Cell Blues」,這Blind Willie好像是傳說中,第一個到十字路口與魔鬼打交道的藍調吉他手?錄音很老,老帶子的背景沙沙聲不斷,我卻聽得興味盎然。


在辦公室把Apple Music註冊完畢,手上iPhone與Macbook Pro都設定妥當,iTunes一開就有Apple Music,回家之後再設定iPad與Macbook,不過似乎不必我多動手,家裡的iTunes隨時登入帳號,同步就把Apple Music新增的功能加上去了。

推薦歌單自動幫你選音樂

除了「為你推薦」之外,新增項目還有三樣,分別是「最新精選」、「廣播」與「Connect」,「最新精選」是Apple的企劃,過年期間有過年聽的音樂,今年還有李宗盛「獨家」的「送你一首過年歌」,推薦歌單有Apple企劃,有依據活動分類的歌單,還有「音樂嚮導推薦歌單」,不過這些音樂嚮導來源還是很「西方」,玩一下很有趣,推薦的歌我都沒聽過,但聽沒幾下就因為缺乏共鳴,覺得無聊了。



至於「Connect」,比較像是樂團或音樂家與聽眾之間的橋樑,樂團可以類似部落格的方式紀錄,擺上錄音的花絮,引起聽眾對某些音樂的興趣,並吸引用家去iTunes Store購買。問題來了?如果已經可以從Apple Music上面聽到這些音樂,為何要堅持「購買下載」?持續繳月費,就不怕聽不到,實在沒必要花錢下載啊?不管它,那是Apple的生意經,推出Apple Music他們就應該知道iTunes下載會因此減少,算盤合不合算,Apple自己會打。


究竟Apple Music的雲端資料庫有多少音樂?Apple沒有講清楚,我想靠使用者搜尋,大概也抓不到邊際,如果要講標準答案,Apple應該會說「與日俱增」。據說有些國語流行歌曲,因為版權問題,收錄得不太齊全,尤其是新發行的唱片,為了銷售量而不願意太早在Apple Music上架,這個問題在Spotify與KK Box都有,但對我這樣喜歡古典與爵士,偶而聽一些藍調搖滾的人來說,Apple Music的曲目不僅是齊全,更是手邊重要的音樂寶庫。

音樂資料寶庫

譬如過年前準備好年假期間要讀的書,其中有一本是「音樂腳註:我用腳,改變法國號世界!」,講的是菲力斯.克立澤(Felix Klieser)的故事。1991年出生的菲力斯,天生沒有雙手,靠兩隻腳吹奏法國號,所以他需要特製的法國號腳架,用腳趾頭代手指頭控制按鍵吹奏。可不要以為他是「殘障音樂家」,他與大指揮家拉圖合作過,也在史汀的德國巡迴演出登場,2014年獲得德國回聲大獎(ECHO Klassik)年度新人獎,是以職業法國號演奏家,活躍於國際舞台的新秀。

書是準備好了,但是我沒有聽過菲力斯的音樂,上博客來網站查詢,有兩張CD,一張是「Reveries: Romantic Music for Horn & Piano」,剛好是書中第一章講述「舒曼:降A大調慢板與快板」的錄音過程,第二張CD則是「海頓兄弟與莫札特法國號協奏曲」,書裡面也都提到了。這些曲目我都有唱片,但不是菲力斯的演奏,怎麼把音樂與書本的文字連接起來呢?當然還是要聽菲力斯的版本才夠貼近。

不忙在博客來下單,先在iTunes右上角的搜尋打入Felix Klieser,馬上有結果,但是博客來的實體CD找到2張,在Apple Music只有一張專輯,「額外」還多了Christiane Karg、Malcolm Martineau與Felix Klieser合作的「史特勞斯歌曲集」,外加「Horn Concerto: Behind The Scenes」幕後花絮影片。這下更好,我不光有書、有錄音,還有了影像。

從文字上,我知道菲力斯必須用「腳趾頭」按法國號,可是如何靈活的應用?如何固定法國號?怎樣的姿勢可以讓腳維持長時間吹奏?我讀著書,難以想像,Apple Music上面的「幕後故事」,讓我看到「特製固定架」長什麼樣子,雖然德文錄製的訪談我聽不懂,底下也沒有任何英文字幕,但是有音樂,有影像,我與講述音樂家的文字更接近了。所以,Apple Music對我而言,成了最好的音樂資料庫。或許,我的使用者習慣會從博客來找CD,轉換為在Apple Music上面搜尋音樂,這樣馬上就可以聽到音樂,而且不用像博客來訂購,還要選擇送貨方式,等待實體CD運送。


影音檔案品質都有基本的水準

慢著,我知道這項使用者經驗的改變,有人會想說:那在You Tube上面不是資料量更大嗎?難道菲力斯的「幕後花絮」,不會上傳至You Tube供大眾點閱?沒錯,當我找不到CD的時候,也經常在You Tube上面搜尋,一樣是好用的資料庫,問題是You Tube的影音資料品質良莠不齊,搜尋篩選要花時間,經常浪費在沒什麼意義的低品質影音檔,雖然有時候會有真正有價值的資料,但浪費的時間太多。在Apple Music上面,影音檔案品質都有基本的水準,那是唱片公司提供的內容,而不是由使用者任意上傳的內容,所以品質自然已經由唱片公司控管過,我也不需要浪費時間在不太相關的資料上面。

對於一位從黑膠、CD,一路聽到數位串流的愛樂者而言,我對實體唱片還是有相當程度的迷戀。那像是儀式一般,把CD從塑膠盒裡拿出來,放到CD唱盤裡,按下播放鍵,或是更講究地,把黑膠抽出來,平放在黑膠唱盤上,移動唱臂,讓唱針就定位,開唱之前還不忘掃一下灰塵。比較起來,Apple Music一搜就有,馬上播放,老方法可還真費事耗時,但我這般聽音樂二、三十年了,老習慣要改,可沒這麼簡單。所以,我還是會繼續聽CD,繼續聽黑膠,而Apple Music對我而言,則是另一項新玩具,我喜歡玩,卻不會讓Apple Music取代實體CD與黑膠。

怎麼玩Apple Music?想聽什麼,就能馬上找到音樂來聽!舉個例子來說,您喜歡讀村上春樹嗎?IQ84裡面講到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您的CD收藏有嗎?如果沒有,試著找Janacek(用全名Leos Janacek更準),馬上跑出一堆唱片,可是沒有小交響曲(Sinfonietta),把第二個關鍵字加進去,找到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與Leon Botstein的版本,聽到音樂,小說與聲音就連接在一起了。


又像是「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關鍵的音樂當然是李斯特的「巡禮之年」。小說中提到兩個版本,一個是Lazar Berman,一個是布蘭德爾,我試著在Apple Music上面找,抱歉,不太完整,有「巡禮之年」,但不是Lazar Berman的版本,有合集,肯普夫、霍洛維茲、阿勞都來攪局。

想想我以前買的Lazar Berman,印象中好像都是協奏曲,在CD牆面上找著,我想「DG李斯特全集」一定有「巡禮之年」,果然,是Lazar Berman的版本,不多久,又在架上找到早先DG的3 CD盒裝,和小說中的黑膠合集應該版本相同。嘿嘿,收藏古典CD多年,畢竟還是有用的,這Apple Music算新上路,唱片收藏雖多,但未必整齊,還需要一點時間演進成熟,但我相信只要使用者愈多,Apple Music的收藏、搜尋與使用者經驗,一定會再進步,到時候就不是我這種老古董腦袋可以比拼得了。


竟然比車上的CD還好聽?

音質?我聽到有人問了?256Kbps,和iCloud雲端格式相同,基本上不會比CD好,但是音質比我預期要來得好。如果不是認真比較,不會覺得Apple Music壓縮過的格式有多不好,已經是「夠好」的音質。在我的音響系統上,用Macbook Pro輸出給DAC,比起CD來,聲音密度還是不比CD好,可是如果Apple Music有我所沒有的音樂,那我也只好聽256Kbps的格式了。

但Apple Music音質最讓我驚訝之處,是在車上播放的時候。現在車用音響多半附帶藍牙無線傳輸,我主要用來連接手機,方便開車講電話,沒想過用藍牙聽音樂,但上了車,藍牙自動配對連接,我剛好正在試Apple Music,推薦曲目來到「Treasures of the Romantic Era Vol.1」,這就像是CD的精選輯,手機上小字沒細看,圖片有「Norma」字樣,我想是貝里尼的「諾瑪」,按下去播放,準備開車。

打入D檔,音樂似乎沒出來,先不急著開動,看一下手機,音量開到最大,再把車上音響的音量向上推,是的,那是「Casta Diva」(聖潔女神),但卻是芭托莉的版本,一聽就知道與我最喜歡的卡拉絲版本不同,錄音更好,聲底通透,芭托莉的嗓音更顯厚實、飽滿,比起卡拉絲的戲劇性張力,芭托莉顯得更溫厚、質樸,一曲聽罷,我才驚覺這Apple Music竟然比車上的CD還好聽?

好吧,除了隨身超大音樂資料庫之外,對於我這個「CD世代」的音樂使用者來說,Apple Music多了另一個「玩」的意義:它可以取代我車上的CD了!

音箱以樺木夾板刨削成型–Art Loudspeakers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
來自英國的 Art Loudspeakers 有個很大的特色,便是他們有一部分的喇叭單體採用 Alnico 磁鐵,也就是鋁鎳鈷永久磁鐵,並且將 Alnico 字樣只接標註在型號上,就像是這款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Art Loudspeakers 產品從高至低分成三個系列...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