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承融 2017/03/21發表,已被閱讀246,504
用音樂家的名字為產品命名,是英國dCS的傳統之一,過去他們多以英國作曲家為名,譬如Elgar、Verdi,但從新旗艦Scarlatti開始出現了轉變,換上了義大利作曲家來命名,隨後推出的Paganini與Puccini跟進,都是義大利的音樂家。Puccini是一系列新世代dCS器材當中功能最「完整」的數位訊源,售價還是高昂,但與Scarlatti與Paganini數位「系統」比較起來,Puccini以一體式CD/SACD唱盤之姿,加上數位音控功能,儼然是dCS家族最接近頂峰,卻又相對不那麼貴的SACD唱盤。

數位訊源的領導者

經歷二十多年的研發,數位格式的進步有目共睹,從CD到SACD,取樣頻率越來越高,頻率響應越來越寬,這過程當中dCS功不可沒,這家英國音響廠家一直是高階數位音樂應用的技術推手。在CD以PCM記錄數位音樂的時代,全世界專業錄音室最常見到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大概就是dCS,等到SACD出現,DSD格式成為更先進的數位格式之後,dCS仍是數位訊源的領導者,率先推出分體獨立的DSD數類轉換器,以1394介面突破Sony鎖定DSD數位輸出的限制。dCS此舉不寂寞,隨後Accuphase、Esoteric、EMM Labs都用自己的「辦法」,解決DSD數位輸出的難題。但音響迷永遠會記得,dCS是挑戰Sony SACD規範數位輸出的第一人。

和自家P8i相比較,Puccini顯然是更為成熟、更為精緻的產品,整體工業設計走向另一個層次。
2007年可說是dCS發展家用Hi End音響器材最重要的一年,他們在當年度4月份推出全新的Scarlatti旗艦數位系統,緊接著10月推出Paganini數位系統,延續Scarlatti技術核心,價位卻遠低於Scarlatti。11月跟著登場的新產品,就是和Paganini轉盤一模一樣,但成為「一體式」SACD唱盤的Puccini。

對於追求完美與絕對之聲的音響玩家而言,最高頂峰仍是Scarlatti,全套由轉盤、DSD DAC與外部Clock校正組成,數位音樂重播的每一個小細節通通不放過,全盤照顧,複雜的連線也可以讓愛「玩」音響的人樂在其中。可是,講到輕鬆聽音樂,數位訊源一接就可以享受音樂,那麼Puccini才是夠簡單的產品,電源線和訊號線接上去,打開電源就可以聽音樂,而且是不折不扣的dCS技術根底,不是美事一樁?dCS顯然看得清楚市場的需求,對高階音響玩家而言,分體式設計的Scallatti與Paganini更適合,但講到輕鬆享受好音樂,Puccini更接近簡單易用的需求。在dCS家族當中,以前僅有P8i是唯一的合體式SACD/CD唱盤,Puccini出現則是「唯二」的新選擇。

P8i即將停產?

Puccini的出現,是不是代表P8i停產?我在2008年CES會場上詢問dCS產品經理Martin Reynolds這個問題,他說dCS的傳統是從不淘汰任何型號,而是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新產品雖然推出,但舊有的型號依然會存在。所以,Puccini推出不代表P8i停產,兩者會同時存在一段時間,如果消費者通通選擇Puccini不買P8i,那P8i會自然消失,否則dCS會持續因應市場需求繼續生產。Puccini推出之後會在短時間內把自家小老弟P8i「終結」掉嗎?我想不會,畢竟P8i依舊是dCS家族當中最「便宜」的數位訊源,身價也大約只有Puccini的1/2,這麼大的價差,應該會讓P8i延續好一陣子。

Puccini顯然更成熟、精緻

單單就dCS這兩部一體式SACD唱盤來個自家比較,Puccini顯然是更為成熟、更為精緻的產品,整體工業設計走向另一個層次。Puccini的機箱採用厚重的鋁合金打造,正面勾勒出漂亮的弧線,承盤進出處還有波浪造型,相較之下,P8i就顯得非常「樸素」。在承盤機械結構上,P8i採用Philips元件,而Puccini則升級到Esoteric的訂做元件,強調機械結構更好,成本也更高。此外,Puccini正面的顯示幕尺寸也長大不少,圖形化控制介面使用起來不僅方便,放大圖示也比較容易閱讀,這些都是P8i跟不上Puccini的地方。在功能上,還Puccini增加了外部時鐘校正器的連接功能,意思是用家也可以買dCS自家的Clock來搭配Puccini,把時基差降到最低。

與時俱進的Ring DAC技術

dCS懂得做最複雜的數位系統,但Puccini可說是把最複雜的數位系統,變成最簡單使用的唱盤,內中的技術依然不簡單。Puccini技術上不簡單的地方在哪裡?還是dCS自豪的Ring DAC架構,這也是dCS能在數位音樂領域位居領導者的關鍵技術。最早dCS設計出Ring DAC的目的,並不單純是為了追上高階數類轉換的規格,而是想要做出全新的數位架構,即便數位音樂格式的技術內容不斷翻新,Ring DAC架構也能與時俱進,迅速跟上時代的腳步,而不需要仰賴其他大廠奧援。

dCS研發Ring DAC的原因很簡單,國際大廠如Sony、Philips擁有足夠的財力研發,將數位音樂技術推陳出新,但每每新技術問世,就必須仰賴大廠提供新型晶片,造成實質的技術壟斷。Ring DAC則是從技術架構上建立基礎,不管大廠怎麼變化,Ring DAC的技術架構都能因應調整。這好像打上通用的地基一般,不管數位格式怎麼變化,dCS就是能平地起高樓,在Ring DAC上面兜出解決方案。

Ring DAC的核心還是24bit/192kHz的數類轉換,但架構和一般買得到的Burr Brown、Crystal、Analogue Device不一樣,一般都是跟著大廠制訂的規格,乖乖付授權費搭出晶片線路。但Ring DAC則是把許多5bit DAC兜在一起,形成dCS獨有的架構,好處之一是不管數位規格怎麼昇,多兜幾顆5bit DAC便是。而好處之二,就是利用配合DAC的精密電阻,提高運算的精確度,一般單一晶片運算,誤差值不可避免,但採用多顆晶片同時運算,再將誤差值平均,精確度便會更高。

打個比方,這就像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買最新的晶片當然速度快、準確度又高,但難免有「失算」之時,拿許多晶片湊在一起,大家一起算,就算其中一兩個算錯了,平均下來肯定更接近正確的數值。此外,dCS既然要搭配「很多」晶片,搭配精密電阻一起運算,他們家的線路板看起來總是比一般數位訊源要來得複雜許多,這也是昂貴的理由之一。


看到這裡,很多人要問,既然核心是24bit/192kHz,那應該是DVD-Audio的規格,遇到DSD的1bit怎麼辦?dCS一樣使用「Ring DAC Format」,將1 Bit訊號轉化為5 Bit訊號,並且用自家的運算模式,進行噪訊修整(Noise Shaping)。DSD訊號比起PCM訊號,雖然頻寬和動態好很多,但同時也放大了高頻噪訊,要把DSD數類轉換做得好,Noise Shaping處理也很重要。在某些平價的SACD唱盤上聽DSD格式的錄音,有時會覺得高頻顯得毛燥,都是Noise Shaping做得不好所導致。

專業級昇頻線路

此外,Puccini可以內建昇頻線路,並提供24bit/192kHz與DSD兩個選項。意思是說,如果拿Puccini播放PCM的CD標準格式,昇頻線路可以選擇把16bit/44.1kHz的PCM訊號,升級到DVD-Audio的24bit/192kHz或SACD的DSD規格。話講得更白一點,就是把原本的CD收藏,全部升級到DVD-Audio規格或是SACD規格!dCS這番雄心壯志,可不是隨便說說,即便在專業錄音室當中,將CD轉為DSD的器材不是EMM Labs,就是dCS,所以選擇dCS高階數位訊源,等於讓CD直接變成SACD,想想這省下了多少購買SACD版本的錢?尤其是CD收藏成千上萬片的樂迷,要是想全部換成SACD版本,之間的價差大概可以買一部Puccini了。所以Puccini究竟是貴還是便宜,端看CD收藏的多寡,收藏越多CD,Puccini就越顯其價值。


在數位濾波部分,Puccini提供了4組Filter,調整選擇直接從圖形選單操作即可。數位濾波的作用,是濾除聆聽頻率範圍之外的高頻噪訊,這對SACD更顯重要,因為DSD規格雖好,但本身存在著比PCM更多的高頻噪訊,怎麼把聆聽頻寬之外的噪音去除,就靠音響廠商各顯神通。Puccini的數位濾波原廠預設值是「1」,濾除的量最少,代表頻寬最高,大約延伸至70kHz,而「2」和「3」則逐漸增加濾波處理的量,頻寬也會跟著縮小,但噪訊會更低。而「4」則是用來檢修用,不適合聆聽,操作Puccini時請在1~3的濾波模式中選擇。還有,雖然Puccini的圖形化操作介面比過去的dCS好用許多,但切換濾波還是不怎麼方便,要按好幾個選擇鍵,建議直接從Puccini的遙控器上面操作最方便。

三段適合聆聽使用的濾波模式,代表Puccini擁有三種音質音色的細部變化,原廠建議使用第一段,但如何搭配使用還是看個人。我試聽Puccini初期,先在這四段模式當中切換比對,最後還是選擇第一段的原廠設定,音樂的頻寬最開闊,高頻至極高頻的延伸顯得亮麗清新。

可切換式輸出電平

在類比輸出方面,Puccini可以切換2V或6V輸出。2V是一般CD唱盤輸出的電平,6V明顯大了三倍,在實際音量上的差異,大約比2V增加10dB的音量。在實際聽感上的變化,6V輸出會讓音符顯得更為飽滿厚實,動態對比也更為強烈。實際搭配時要注意,將Puccini 設定在6V輸出,可能會讓某些前級過載,造成失真,這時候便要切換回2V的標準電平。

以Puccini直入Reference 110

Puccini正面的顯示螢幕尺寸長大不少。
對於喜歡「簡單」系統的音響迷,Puccini內建的數位音控還可以省下前級。試聽Puccini搭配的系統是Audio Research LS-26前級與Reference 110後級,驅動Avalon Indra喇叭。我也試著以Puccini直入Reference 110,效果不遜於搭配LS-26。倒不是說Puccini的數位音控比LS-26更好,而是各有千秋,加上LS-26前級聆聽,音樂更顯飽滿浮凸,音樂的重量感與密度也更好,但Puccini直入則顯得通透爽朗,音樂背景更為乾淨澄澈,兩者都有聲音上的好處。

前面講的都是Puccini在「性能」上面的好處,但實際使用Puccini之後,才發現dCS還有一項「進化」,就是操作速度變快了!dCS以前的器材,包括P8i在內,片子送進去以後,總要等上一陣子,這是SACD本身的問題,要慢慢辨認格式,dCS以前更慢的地方是循序讀取,以1-5、6-10……的順序,把整張唱片讀過,那可真是慢。現在Puccini的速度可就快多了,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Puccini採用全模組化設計,可以直接抽換各部元件,可以提昇產品維護效率。

中性、通透、乾淨、高解析力

嚴格說來,Puccini並沒有很明顯的聲音癖性,而是走中性、通透、乾淨、高解析力的路線,Puccini的聲音就像是萬里無雲晴空一般,藍天顯得那麼的藍、那麼的深邃,沒有一絲白雲攪亂視線。我自己長年使用Mark Levinson的DAC,偏好通透乾淨的數位系統,以前我也有一陣子同時擁有Theta G3,但這兩者可說是個性完全相反的DAC,ML透明度高,但G3份量重,兩者同時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我便心有所屬,偏好通透乾淨的DAC。Puccini的聲音表現,恰好是偏向我喜歡的那一種,你不會覺得Puccini的聲音特別厚實,也不會輕薄,而是恰到好處的份量,極高的聲音密度則把音樂的真實感清楚地展現出來,深邃的背景則讓音場顯得更為龐大開闊。

用Puccini聆聽音樂還能表現出音樂炫麗繽紛的色彩,即便是簡單的音樂,也能顯現Puccini不凡之處。譬如David Roth的「More Pearls」,簡單的吉他配上David Roth的吟唱,左手在吉他弦上滑動變換,右手指尖撥奏的細節,以及歌聲中誠摯親暱的情感,Puccini都一一展現,音樂背景很黑、很深,簡單的吉他和人聲更為凝聚浮凸,加起來就是絕佳的音樂活生感,對比分明的音像輪廓描寫,不需要太多想像力,如幻似真的演唱氣息便蔚然呈現。

沒有額外的渲染

在音樂頻段的分佈上,Puccini並沒有額外的渲染,錄音如何,Puccini便呈現如何。像是莎拉.布萊曼的新作「真愛傳奇」(EMI 50999 51907228),錄音刻意強化了電平,低頻的量感也斟酌加量,這些錄音室配合流行音樂的斧鑿痕跡,在Puccini上面聽來格外清晰。

你一樣可以聽到很「爽」的流行音樂,但錄音怎麼加料,在Puccini上面也都聽得清清楚楚。

中性而純度很高的音樂質地,讓Puccini表現優秀錄音時,更能把真實通透的本質呈現。我想舉阿格麗希與史瓦茲伯格合作的「弗朗克、德布西與舒曼」(Avanticlassic 5414706 10232),鋼琴與小提琴宛如對話般的演出,時而唱和,時而抗衡,在Puccini上面聆聽,這種在樂曲當中對話的情緒,更為明顯,小提琴時而高亢,時而低迴,鋼琴或高或低,穩住音樂的旋律線,音樂的張力一緊一弛,緊緊扣住聆聽的情緒。這般迷人的表現,不單單是Puccini的功勞,還包括ARC前後級與Avalon Indra喇叭,但Puccini肯定是關鍵的音樂源頭。

適合聆賞交響樂

擁有高解析度、高通透度、高密度音質的Puccini,來聽交響樂是再適合也不過了!尤其拿Puccini來聽馬勒,內中蘊藏的深刻情感與複雜表情,更是讓人目不暇給。從第一號交響曲「巨人」石破天驚一般的氣勢,到第三號交響曲描寫阿爾卑斯山情境的清新爽朗,再到第五號第四樂章的慢版,那輕盈流轉彷彿不在人世間一般的音符,進入第十號「僅有」一個樂章的恐怖死亡陰影。Puccini把錄音中的各種細微表情、動作,全盤展現,也讓馬勒變化多端的音樂意念繽紛地呈現。換上莫札特的交響曲,便回歸天真漫爛的氣氛,音符如孩子般天真活潑地跳躍著。再播放孟德爾頌「義大利交響曲」,幸福的音樂家果然不一樣,音樂充滿著快樂的情緒,沒有絲毫的沈重感,而是喜樂愉悅的情感流洩。在Puccini上面,即便是最複雜的音樂,也能輕易地帶領出藏在音符當中的情感,感染聆聽者的情緒,觸動每一條感性的神經,沈醉在音樂當中。

Puccini雖然是dCS第二部SACD/CD唱盤,但身價依然高貴,想擁有它要付出不少代價。有些人會說dCS Ring DAC技術獨步全球,Puccini做工又精美,還可以把CD變成SACD,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但我認為Hi End器材的真價值,並不是藏在線路和技術當中,而是發現蘊藏在CD當中無窮無盡的音樂情感,要能把人和音樂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這恐怕是「無價」了,從這方面來看,Puccini已是極為成功的作品。

繽紛幻彩的星際想像–Duevel Galaxy 無指向性落地喇叭
德國的 Duevel,是 360 度無指向發聲喇叭的傳道者,多年來他們始終致力於此。Duevel 的喇叭,透過自家開發的「全指向性擴散器」(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達到讓單體的聲音得以朝向 360 度方向擴散出去。因為是「360 度全指向」,換言...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