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8/03/02發表,已被閱讀185,662
冬天,是聽真空管機的好日子!

寒流最猛烈的時候,打開EAR 834真空管綜擴,點燃的燈絲逐漸加溫,真空管的玻璃管壁因為受熱膨脹,發出輕輕的必必剝剝聲響,點燃的燈絲,帶來了音樂的暖流。


全球化帶來開花結果

Tim de Paravicini是義大利人,他在1976年創立了EAR(Esotreic Audio Research)品牌,公司名稱叫做EAR Yoshino,這是Tim的日本籍妻子的名字,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全球化運作的印記:一個義大利人在英國創立音響公司,與日本籍妻子攜手打拼,手工製作精緻的真空管音響器材,銷售到全世界。EAR在Hi End音響風起雲湧的年代,堅持以真空管設計音響器材,而且挑選真空管還有自己的偏好,未必是市面上常見的型號,特立獨行的個性讓EAR屹立四十多年而不墜。

在我還沒進入音響評論圈之前,印象中EAR的評論文章不少,當年許多音響寫手不僅推崇EAR,甚至有些人還買下來自用。可是,記得我剛踏入音響評論圈時,卻很少遇到EAR的器材,當年我對黑膠唱頭放大相當感興趣,想商借EAR 834P回來試聽,編輯部卻弄不到手,當企劃報導的所有機器幾乎到齊,而且試聽完畢,依然不見EAR 834P的身影,我只好跑一趟熟識的音響店,自掏腰包買了一部回來寫試聽報導。所以,十多年前的一篇唱頭放大器報導專題,讓我成了EAR的用家之一。


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

當EAR 834綜合擴大機出現在編輯部時,就跟主編說機器留給我寫,即便寫音響評論多年,EAR對我來說仍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雖然我多次在國外的音響展上見過Tim de Paravicini,有過幾次對話,但那並非正式的採訪,而且,除了自己使用多年的EAR 834P唱頭放大器之外,至今仍然沒有機會正式聽過EAR的器材,所以在辦公室看到EAR 834時,馬上跟主編說:「這部擴大機留給我寫。」


從南非到日本再紅回歐洲

Tim最早開始設計音響,是為搖滾樂團量身定做舞台用的專業音響,這也說明了他日後在錄音室產業活躍的原因,而他曾經在南非工作一段時間(可能是因為樂團演出的關係吧?),然後在1972年獲得日本Lux(就是後來的Luxman)的工作機會,飛到了Lux位於大阪總部,當時的作品是C1000前級與M6000後級,這段時間Tim在音響設計圈累積了相當多的名氣,諸多歐洲知名品牌邀請他參與設計,這當中包括了Quad、Alchemist、Musical Fidelity與Unity Audio。

不僅如此,許多知名音樂人也熱衷使用Tim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專業器材,像是葛萊美獎常勝王牌錄音師Bob Ludwig、知名樂團Pink Floyd、Ringo Star、Gary Barlow與Kate Bush,這些音樂家的名字羅列在EAR官網上面,顯示他們與音樂圈的關係匪淺。


超級長壽的綜合擴大機

雖然EAR經常使用特殊的真空管,例如他們家的V12,使用了12只EL84(6BQ5)真空管,加上10只ECC83(12AX7),做出50瓦功率的綜合擴大機,又或者像EAR 869使用特殊的EL309真空管,這是原本用在映像管電視裡面的真空管(年輕一點的讀者可能要Google一下才知道什麼是映像管電視),相較之下EAR 834顯得正常多了:它使用6L6、EL34或KT66(真空管可互換)功率管,以推挽放大做出50瓦輸出功率的綜合擴大機,使用相同思維設計的真空管機,在市場上多得是,可是這部EAR 834出現在EAR的產品線上,超過二十五年以上的時間,產品壽命能維持這麼久的時間,依然不被市場淘汰,其中必然有過人之處。

EAR的機器非常好認,正面是厚實的鍍鉻面板,機箱是低調的黑色,旋鈕則鍍上溫潤的金黃色,將近二十年前我買的EAR 834P就是如此設計,到現在我聽的EAR 834綜擴也是如此。EAR 834的機箱看起來好像是長方形設計,但是我看了規格才知道,長寬都是405mm,其實是正方形,這是刻意設計的均衡嗎?當我把EAR 834搬回家裡,更注意到EAR在小地方的用心。


連機器配重都注意

搬機器會注意到什麼?重量分配!真空管機最重的零件是什麼?變壓器,大部分廠家都把輸出變壓器做在後面,真空管放在前面,所以靠變壓器那邊特別重,編輯都知道這個道理,一起搬機器時總會讓比較有力氣的人去搬靠變壓器那一側(想少出點力的時候也會如此)。可是EAR 834的兩個輸出變壓器擺在後面,左右分立,但是大尺寸的電源變壓器卻發到了前面,正三角形的配置讓EAR 834的機器重量分布非常平均,20公斤一個人搬太費力,但是兩個人一起搬,不管人在前後左右任何一邊,重量都是平均的。

這是設計上的細節,不搬機器感受不到,均衡的機器配重對聲音會不會有影響,我並不清楚,但是這是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只在EAR的機器上面發現。還有,左右聲道功率管EL34,每聲道4只,左右對稱,可是訊號管則藏在機箱內部,而且是倒立放置,為了求最短訊號路徑,音量控制電阻直接做在機板上,從音控旋鈕拉一根銅棒延伸過來轉動,而不是另外拉線,又是一個設計上的細節。


二十餘年淬鍊的成熟管機

真空管機的電路,其實經過多年累積,早就不是什麼機密高科技,可是使用相同的放大線路,每一家廠商做出來的聲音就不一樣,就好像您不會把Benz製作的2000 cc Turbo引擎,與BMW的2000 cc Turbo引擎,視為相同的引擎。真空管機也是如此,雖然基本的訊號管、功率管,大家用的規格都一樣,甚至連廠牌都一樣,可是做出來的聲音就是不一樣,這些差異並不是放大線路的不同,而是製作者對細節的要求,把線路細部規劃做得更完善,仔細挑選零件,再靠手工製作,堆疊出精緻的音響手工藝品。

這是我對EAR 834的想像,而一部已經推出二十多年不改款的機器,工廠內部持續手工生產,成熟度理當很高,假如機器三天兩頭改款,即便是手工製作,經常轉換製作流程,出問題的機會比較大,但如果持續使用相同的製程,生產線自然容易熟悉。還有,能夠歷經一、二十年不改款,代表市場依然有需求,否則早就改朝換代,刺激消費。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EAR 834,心想這EAR真是特立獨行的公司,其實EAR 834在這麼長的產品壽命當中,他們大可以來個MK II、MK III,把喇叭端子換一下,或者改動配線材料,甚至推精選真空管,弄個特別版出來,可是他們沒有這樣做,只要市場上有人想買,他們就繼續做,簡簡單單的經營,看不出複雜的生意算計。


暖機是真空管機必要的過程

讓EAR 834就定位,著手接線。EAR 834的喇叭端子有點麻煩,外面還罩了白色保護殼,加上喇叭端子位置很近,轉起來有些費力。端子備有4歐姆與8歐姆兩組抽頭,白色塑膠外殼阻擋下,Y插進不去,只好斜插一半,用力鎖緊,這樣一來Y插與喇叭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就變小了。我不知道EAR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可能是希望用裸線連接,但我的喇叭線都是Y插,用起來有點不方便。理論上這個白色塑膠保護罩應該可以拆掉,但這是拿來試聽的機器,我就沒動手搞破壞了。

電源開關在EAR 834的面板上,按下按鈕亮起橘色燈號,燈絲慢慢點亮。所有真空管機都需要熱機,EAR 834也不例外,燈絲需要增溫到工作溫度,讓電子可以在其間穿梭流動,假如溫度不夠高,電子流動就會不順暢。基本上開機一分鐘之內就會有聲音,可是這只代表真空管「可以工作」,不代表「穩定工作」,就好像早上開車,引擎發動沒多久,就可以開車上路,但是引擎工作溫度還沒拉到「正常工作溫度」之前,最好不要激烈操駕。

推挽放大但不需調整偏壓

聽真空管機也是如此,雖然開機不久機器就能唱歌,但是工作溫度還沒到最佳狀態,不要讓機器太操。假如您一開機就聽,剛開始會覺得聲音比較扁,然後在十五分鐘之內,聲音會逐漸越來越飽滿,越來越厚實,這是正常現象。聽EAR 834這段時間,我大多是回家就開機,然後去張羅晚餐,與家人吃飯,大約一個小時之後,EAR 834已經熱好機等著我了。

EAR 834採用自給偏壓,代表您不需要調整偏壓,線路會自行調整,不用擔心真空管機聽久了偏壓會跑掉的問題,這是另一個使用方便之處。推挽放大的真空管機,因為功率管各自負責正半波與負半波的放大,假如偏壓不正確,就會造成正負半波銜接的落誤差,聲音就不自然,所以一般推挽放大的管機會有調整偏壓的設計,而自給偏壓則是靠內部的一組線路自動偵測,根據真空管的工作狀態,自動調整,這功能有點像是冷氣恆溫設定,溫度過低,冷氣會自動減弱,溫度過高,冷氣也會自動變強,可是恆溫設定總是會有一點偏移,不是比設定溫度高一點,就比設定溫度低一點,自給偏壓也是如此,可是它讓使用者很方便,不需要費事定期檢查、調整偏壓。


凝聚又寬鬆的音樂氣氛

把EAR 834熱好機,濾一杯熱咖啡,擺上史塔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Prelude熟悉的音符迎面而來,EAR 834有著健康而龐大的形體,把史塔克的大提琴刻畫得凝聚又寬鬆,凝聚是大提琴的音像,寬鬆則是音色質地的呈現,一點都不帶緊張的氣氛,尤其是聽到C大調的Suite No. 3活潑輕快的阿勒曼德舞曲,大提琴音符活潑地跳躍著,史塔克揮舞著琴弓,左手在琴頸上快速移動,觸碰木頭指板的細微聲響,伴隨著鬆逸的琴音飄散,帶著暖色調的EAR 834些許聲音的濃密感,直叫人聽得入迷。

帶著暖色調的濃密感?這是聲音的染色嗎?有一點,但EAR 834絕對不是暈黃過了頭的真空管機,那一抹音色的暖意,巧妙地烘托音樂的美感。所以在史塔克之後,我跳Tone地換上許景淳與蔡琴。許景淳聽什麼?當然是「天頂的月娘」,蔡琴呢?那就是「機遇」了!聽許景淳唱「天頂的月娘」,EAR 834把歌聲尾韻的氣音烘托得漂亮,高而不尖,尾韻帶著甜甜的樣貌,吉他伴奏的聲音飽滿又圓潤。聽蔡琴的「機遇」,歌聲凝聚又龐大,低沉又厚實的嗓音,在EAR 834上面歌聲更顯濃郁,但並不是濃得化不開的樣貌,清楚地交代錄音當中的細節,但唱歌的主角歌聲更美了。

聽女聲真的會中毒

聽女聲會中毒,EAR 834算是高手,而且這個毒不分中外。聽Rebecca Pidgeon的「Spanish Harlem」,音樂從低音大提琴撥奏開始,EAR 834飽滿的音符顆粒顯得寬鬆而柔和,牛筋味十足,對比Rebecca Pidgeon清亮甜美的歌聲,鋼琴在背後輕柔的琶音伴奏,娓娓道來「Spanish Harlem」的故事,間奏那段小提琴Solo,清晰亮麗,EAR 834呈現漂亮的高音尾韻,背後的打擊樂器襯托小提琴的明亮感,光澤漂亮,但不會刺激,音樂層次清晰的呈現,顯然也難不倒EAR 834。

搭配W/P Sasha 2不是容易的事

EAR 834推的是Wilson Audio W/P Sasha 2,我本來認為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對一部50瓦功率的真空管機來說,要能讓W/P Sasha 2揮灑自如,並不在我的期望值當中,可是EAR 834的推力還是超出了我的期待。許景淳、蔡琴或Rebecca Pidgeon,都不算內容非常困難的音樂,但是聲音的韻味要能表現得迷人,那就不是每一部擴大機都能做得好,EAR 834顯然是箇中高手,飽滿的聲底讓歌聲中氣十足,尾韻延伸明亮且柔和,音質帶著柔軟的調性,聽這些帶著「塞奶」(請念台語)味的歌,連W/P Sasha 2都跟著「塞奶」起來了。

聽「Spanish Harlem」的時候,低音貝斯的低頻表現,讓我對EAR 834的推力感到好奇。當我在聽許景淳、蔡琴與Rebecca Pidgeon的時候,音量大約是11至12點鐘方向,這時聲音最為飽滿渾厚,而且音場可以撐得更大,切到十點鐘以下,聲音的厚度會減損,但不會變得很縮,音樂的細節還是能輕鬆呈現。來,操操看,再聽一次「Spanish Harlem」,推到2點鐘方向,音量大了些,可是已經不是音量變大的比例已經減弱,再推到3點鐘,音量只能再大一點點,我知道極限到了,雖然還沒操爆破音,可是音樂已經有點緊繃。所以,要看EAR 834能不能與您的喇叭搭配,用12點鐘的音量設定來聽,能耐得住不會操破,那就算過關。


與EAR 834P合體聽黑膠真美

終於聽到EAR 834,我當然要讓EAR 834P與自家綜擴「合體」。唱盤Elac Miracord 90,配上新換的Goldring Legacy MC唱頭。834P輸出力道頗大,可是比起CD檔位音量還是略小,我大概維持音量在12至1點鐘方向。聽杜特華指揮蒙特婁交響樂團,阿格麗希演奏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聽第二樂章的慢板,柔美的弦樂群導奏,EAR 834撐開綿密的弦樂,呼應的木管帶著些許濃郁感,而鋼琴主角一出來,阿格麗希自由的鋼琴流轉般地傾瀉,飽滿的音符顆粒,讓圓滑的樂句連結出豐潤的流動感,主題第二次出現時,鋼琴拉高八度的彈奏,就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明珠一般,泛開柔和的光澤,這音樂好美、好美、好美。

還要繼續測試EAR 834的能耐嗎?是,我想!50瓦的管機能把W/P Sasha 2推到什麼樣的程度?不人道地拿出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這夠難了吧!第一樂章從銅管獨奏開始,四個音符的動機,反覆出現,EAR 834的音量已經開到1點鐘,遠方號角的聲響不大,但我知道後面要來的是什麼,號角的音樂動機向上翻揚,交響樂團轟然巨響迎來,W/P Sasha 2音量竄出,不錯,場面撐住了,雖然不能說是毀天滅地的震懾感,可是50瓦的EAR 834能夠推得出馬勒的場面,不簡單了!

有沒有可能再讓EAR 834「向上提升」?我覺得有可能!為了維持綜合擴大機「簡潔」的設計,EAR 834比較像是帶著增益的後級,假如給它一部前級,應該可以讓EAR 834的驅動力有效提升。為了驗證我的假設,把EC 4.8前級加上去,但我這次不拿馬勒來考了,這太過分,換上小克萊巴指揮維也納愛樂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聽光芒萬丈的第四樂章,這也夠難了吧!

這下有趣了!我把訊號線接好,重新開機,這才想到EAR 834的音量設定,就推到最大吧?不行,這樣音色會變粗,雖然感覺推力變好,可是少了原本單一EAR 834的柔和面貌,這是它音色迷人的關鍵,所以我把音量調整到3點鐘方向,讓EC 4.8的音量推大一點,很好,柔和的面貌與細緻大致能兼顧,假如調整到12點鐘方向,聲音會更細膩,光芒萬丈的「英雄」第四樂章會更顯明亮,可是聲音厚度會瘦一點,試到最後我大概把EAR 834的音量開在3~4點鐘方向。

借前級回來搭寫續集

寫到這裡,我知道這篇EAR 834還應該有續集了!那就是找EAR自家前級來搭配。其實單獨用EAR 834,50瓦的功率很實用了,除非遇上馬勒這類編制瘋狂、動態對比超大的交響曲,EAR 834真的不會不夠用,它雖然不能無止盡提供龐大推力,但是寬鬆溫潤柔和的聲音質地,聽絕大多數的音樂都能輕鬆愉快,但是如果要它更上層樓,搭配一部前級會讓50瓦的推力更上層樓。

好,我知道該怎麼辦了!這篇EAR 834的試聽評論上稿後,趕緊借EAR自家前級回來搭搭看,說不定這樣就能推W/P Sasha 2聽馬勒了?


器材規格

EAR 834
型式:真空管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50瓦
使用真空管:ECC83 x2、ECC85 x2、EL34 x8
輸入:RCA×5
頻率響應:30Hz - 15kHz
訊噪比:85dB
阻尼因數:12
輸入靈敏度:200mV
尺寸:405×150×405 mm(寬×高×深)
重量:20kg
售價:229,000元

進口代理商:仩益
電話:02-2826-5656
網址:sound-best.com.tw

高雅苔蘚綠新色問世–Focal Aria Evo X 系列喇叭
Focal 最新推出的 Aria Evo X 系列喇叭,是以原本廣受好評的 Aria 900 系列為基礎進行優化和改進而得的新世代產品,目前旗下共有 3 款落地喇叭,分別是 Aria Evo X No.4、Aria Evo X No.3 及 Aria Evo X No.2,1 款 Aria Evo X No.1 書架喇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