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攝影/郭振榮 2018/03/01發表,已被閱讀173,318
Peter Lyngdorf這位當代音響界名聲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他是位白手起家的音響人,而且本身所學亦非電子、電機或其他理工相關學科,他是音響迷出身,「素人」音響老闆,但是,卻風雲一時。


Peter Lyngdorf—音響圈風雲人物

在學生時期,喜歡音響的他就開始幫朋友組裝喇叭。不過,到底玩音響也是要花錢的,為了滿足自己對音響的嗜好,他兼了好幾分差。從學校畢業之後,他就跟其他年輕人一樣找工作,在一間物流公司做上班了一年之後,跑出來自己開公司。開什麼公司?1974年他創辦了一間AudioNord的音響店,主力經銷當時紅極一時的Cerwin-Vega喇叭,這個連Rolling Stone和David Bowie都是用家的品牌。Lyngdorf是個非常有商業頭腦,很會做生意的人,1977年他和NAD談合作,後來他入主了NAD。這是他購入的第一個音響品牌。1982年,他又創辦了Dali(Danish Audiophile Loudspeaker Industries)這個以丹麥為名、標榜丹麥製造的喇叭品牌。1990年他又收購了Snell Acoustics,1993年,當時Snell的工程師Kevin Voecks開發出世界首個空間校正系統(Room Correction System),Lyngdorf也找到了「事業目標」。

1996年,他把Snell Acoustics賣給了Boston Acoustics,然後自己在美國又創立了一間Tact Audio,專擅設計數位擴大機、數位前級,當然,還有Lyngdorf最愛的空間校正技術。同時在丹麥也有計畫進行,他投資了一位知名的工程師的研究室,這位工程師就是Lars Risbo,他開發出直接以數位訊號轉成D類擴大機的PWM脈衝的技術,這個技術後來賣給了德州儀器,也讓這個技術得已被更廣泛地應用。如果您讀到這裡,腦中想到了一些音響器材正是採用這等技術,那麼您該知道,這技術的源頭是Lars Risbo,而且和眼光獨到的Peter Lyngdorf關係密切。後來他又怎麼跟鋼琴名廠Steinway & Sons合作的呢?那是因為另有一位旅居瑞典的丹麥投資家,看中了Lyndorf所掌握的D類放大、數位前級和空間校正等技術,覺得這樣的音響技術若能和樂器相結合,想必在重播音樂時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才造就了Steinway Lyngdorf這個傳奇品牌。


外型與自家擴大機有高度一致性

故事講到這裡,Lyngdorf的空間校正技術有多厲害,請參看林治宇所撰TDAI-2170綜合擴大機的評論。回頭看這篇的主角CD-2。這是Lyngdorf旗下唯一一部訊源產品,不同於現在市場上多數的音響品牌,把焦點放在數位串流上,數位訊源多是串流播流播放器DAC。Lyngdorf看起來似乎「老派」了點,不但只出了一台CD唱盤,而且是純CD唱盤,不能讀SACD,甚至連轉盤機構都是使用純CD的機構,而不是當前常見的藍光機構、DVD-ROM或CD-ROM。CD-2也沒有數位輸入,讓用家可以將之當作DAC來使用。您說,這還不老派嗎?

老派歸老派,Lyngdorf CD-2的設計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首先,它的高度僅有5.8公分高,甚至連平價的藍光機都比他高。即便如此,它機箱的投影大小卻比一般的CD播放機要大些。跟他們家擴大機長寬一致,擺放起來也就更有視覺上的一致性。前面版的設計很簡約,中央一個圓形旋鈕區隔了左右兩半部。左邊是顯示幕,右邊則是承盤。扭轉旋鈕可以前進、後退來選曲,按下即是播放,播放時按下便即暫停,長按則進入選單。承盤右方兩個按鍵,一是進退片,一是待機。顯示幕為OLED字樣顯示,可以調整亮度。有意思的設計是Logo是在顯示幕靠左處以淡淡的字樣呈現,一旦機器通電,背後電源開關開啟,Lyngdorf的商標就會亮起,表示進入待機狀態,真正開機後,字樣亮度會變亮。不過,這些亮度都可調整。這樣的設計也可見於TDAI-2170和MP-50,相當具有巧思。

機箱非常扎實,雖然沒有十年前的CD-1那樣大台,輕薄的機箱卻不減損其扎實度。機器本身的結構與震動有關,CD播放機本身在播放光碟時,馬達不斷旋轉,本身無可避免地會有震動。因此,機箱的重量、結構的嚴密、避震的處理,都是一台好的CD唱盤在機械上必須注意的點。


堅持使用純CD機構

CD-2選用了StreamUnlimited的CD轉盤機構,這間公司過去是Philips在奧地利的研發中心,許多Philips的經典產品都是這裡的研發成果。當Philips要收掉音響部門時,這個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跳出來創辦StreamUnlimited,從事晶片開發等電子與電機工程的設計,此外,他們還繼續生產CD轉盤的機構,其中,Blue Tiger藍虎讀取模組深受許多音響廠商的支持,特別是跟Lyngdorf一樣「老派」,堅持要做純CD唱盤的廠家,往往會選用還在生產、無須考慮維修備料的StreamUnlimited的機構。

為什麼非選純CD機構不可呢?原廠認為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兼容影像的讀取機構可選,但這些機構設計之初往往以影像為重,用在音響上,這些機構的接地不容易處理,不管工程師怎麼做,控制線路還是會有噪音問題。因此,為了求取更好的聲音,他們寧可選擇純為音響服務的CD機構。原來他們堅持老派作法,是有原因的!


升頻、接地、電源、平衡線路—力求低噪訊

解碼核心使用了 Wolfson WM8740的晶片,並且加入了SRC的升頻技術,藉由升頻後的數位濾波降低噪訊。數位輸出的採樣率可以自行設定,透過遙控器進入選單,即可選擇44.1KHz、48KHz、96KHz、192KHz的輸出(位元深度除44.1KHz是16bit,往上都是24bit)。這樣,用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DAC的聲音特質,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取樣率,以求最理想的聲音表現。類比輸出的取樣率則一律升頻至96KHz。

Lyngdorf CD-2一共有兩組數位輸出,同軸、光纖各一組;類比輸出也有兩組,單端(RCA)與平衡(XLR)各一組。端子都是純銅鍍金的高品質料件,一看就值得信賴。在DAC之後的類比放大線路採取平衡設計,採用極低噪訊的音響級OP放大器,力求最佳的聲音表現。CD-2的輸出電平相當高,單端輸出有3.5Vrms,平衡輸出高達7Vrms,一般的CD唱盤輸出多是2Vrms/ 4Vrms,CD-2的輸出電平明顯高出許多。此外,Lyngdorf的工程師非常在意接地,原廠特別強調CD-2的接地是最優化的設計,以全機殼接地的方式為之。

電源部分也講究,CD-2使用了Lyngdorf自己開發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穩壓、濾波和退交連特性優異,以能提供一個低噪音、低內阻的電源供應。該電源供應器所使用的變壓器內有4個獨立的次級繞組,將類比和數位的供電徹底分開,以免數位噪訊對類比線路造成干擾。機箱也經過特別設計,不僅堅固,且能隔離外界電磁波干擾,進而使噪訊更低。


獨家ICC補正技術—擺脫數位聲

Lyngdorf CD-2還有一個特別的功能,就是加入了ICC (Inter-Sample Clipping Correction)補正處理技術。為什麼要加入ICC呢?根據Lyngdorf的說法,因為唱片母帶在製作的時候,多半以很高的電平來製作,重播這些CD的時候,往往在一些動態較大的樂段會出現切削失真。在錄音時,錄音師會找到那個最理想的訊號滿刻度(full scale)的最大電平量,這個用以記錄編碼的電平量就稱為0dBFS,也就是「0分貝滿刻度」。基本上,錄音師所找到的0dBFS應是會出現切削失真之前的最大值。可是,在以0dBFS的電平重播音樂時,因為已經「最大」了,已不存在任何餘裕度(headroom),因此音樂聽起來就會有擠壓感,顯得比較生硬,這就是所謂的「數位聲」。Lyngdorf的作法是讓CD-2將數位訊號降低3dB,這並不壓縮音樂本身,卻增加了重播的餘裕度,進而避免了「數位聲」的不悅聽感。


聲底壯碩飽滿,音色均衡自然

試聽所搭配的器材是NuPrime DAC-10H、ST-10前後級,與Pierre Étienne-Léon Quattro plus搭配JMR Magic Stand腳架。CD-2雖然外觀輕薄簡約,但是聲音卻是壯碩、飽滿的,播放大編制音樂很能顯出雄偉氣勢,推測這與它具有較高的輸出電平有關。背景很安靜,就讓音樂的動態能夠更鮮明,對比更強烈。它有一種沈穩的氣質,播放小編制的音樂時,尤其能感受到那種穩重而且可信賴的氣質。細節資訊充分,而且,比起其他資訊量充足的唱盤,它的細節聽起來會更鮮明、更具體。音色堪稱自然均衡,沒有刻意的染色,在聽古典音樂時,可以感受到樂器的真實質地和音色。聲音的密度很好,樂音很凝聚,這讓發聲體聽起來的形體輪廓更清楚些,鋼琴、打擊樂聲音的顆粒感很好,木管和弦樂的形體清楚,樂音的尾韻收得乾淨,沒有拖泥帶水。CD-2的聲音可說是兼有理智與感性的兩面。

聽Jean-Louis Rassinfosse和Jean-Philippe Collard-Neven兩位樂手的「Second Move」專輯,當中的貝斯的形體感夠大,撥奏的細節清楚,手指離開琴弦的剎那,琴弦振動帶出琴身共鳴的感受都能表現出來。音粒飽滿渾圓,沒有過多的低音嗡鳴,低音適度而節制,不至於空洞無神,卻又沒有誇示渲染。鋼琴帶著溫潤的光澤,音粒堅實而充實,時而果斷,時而又帶著一種黏滯感。

換聽同樣編制,一把弦樂器加上一架鋼琴,只不過,把貝斯換成小提琴,樂曲由爵士轉換成古典。聽Tobias Feldmann的小提琴、Boris Kusnezow鋼琴演奏的理查史特勞斯小提琴奏鳴曲集。這份法國Alpha唱片的錄音電平本就略高,聲音聽起來趨於飽滿,用CD-2聽,聽起來就更顯濃郁芬芳,鋼琴聽起來特別圓潤,小提琴的質地更厚實。第一樂章走得活潑輕快又充滿歡愉情緒,CD-2把小提琴充滿表情的演奏給呈現出來,用CD-2類比輸出給DAC-10H聽,與透過同軸數位輸出給DAC-10H解碼相比,CD-2的類比輸出聲音具有更飽滿的形體,樂句表現也更有力,讓音樂情緒更顯濃烈。第二樂章小提琴奏出平緩而質樸的旋律,鋼琴則以分解和弦伴奏著,音樂悠揚而溫柔。音樂轉入激昂而熱情時,鋼琴的重量感真是好,這裡的鋼琴扮演著氣氛塑造和情緒堆加的要角,CD-2讓鋼琴更有重量感,音樂在形式上也就更立體,音樂內在上就更有感染力。

讓音樂更有血有肉

因為略厚的聲底,讓一些原本音質較薄、較乾的錄音聽起來就比較有肉了。受益甚多的是Itzhak Perlman拉奏的德弗札克小提琴奏鳴曲和四首浪漫曲。這份EMI的錄音,Perlman的小提琴拉的很美,但是錄音我總覺得略瘦略薄也略扁,為此,我總覺得有點遺憾。這回用Lyngdorf CD-2來聽,感覺就不同了,不僅原本錄音裡的諸多細節和空間感依舊還在,聲音厚了些,音樂也就更耐聽。至於Capucon兄弟與好友們合作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錄音很是透明,很是乾淨,在有的系統上聽,偶會有「音質可以更飽滿一點」的想望。CD-2一放,小提琴的音質更厚實些,鋼琴琴音更豐潤些,差別最大的是低音大提琴,我在PEL Quattro+上聽見了更清楚明顯的低音大提琴,特別是撥奏時那渾圓的音粒,硬是比數位輸出給DAC-10H要飽滿鮮明。這種差異在書架喇叭如Quattro+上聽起來尤其明顯,好似喇叭長了腳一樣,聲音更豐滿了。

播放大編制音樂得心應手

聽Rene Leibowitz指揮巴黎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演奏的歌劇序曲集,這是1960年在巴黎的錄音,由同樣是指揮的Charles Gerhardt 擔任製作,錄音師則是大名鼎鼎的Kenneth Wilkinson,當初他們合作為讀者文摘錄製一系列古典音樂唱片,許多錄音的效果都十分傑出。這份錄音就是當時他倆的傑作,後由Chesky買下版權,以20bit/ 128倍超取樣重新製作母帶。在比才「卡門」組曲裡配器豐富,音樂動態起伏劇烈。CD-2讓音樂的突起又快又強,完全沒有遲滯。音場又寬又深,尤其是打擊樂帶出來的距離感,真是讓人對Wilkinson不得不佩服。各個聲部的分佈清楚而分明,熱鬧又炫麗的場面能夠穩穩地呈現。

聽第13軌鮑羅定的「伊果王子」中的「韃靼舞曲」,樂曲開頭一段是木管大考驗,長笛、雙簧管、英國管、單簧管、低音管依序吹奏,這個錄音沒有配上合唱團,是由雙簧管獨奏吹出合唱團女高音的歌唱,然後由英國管主唱女低音的聲部。這些木管的音質圓潤,發聲形體明確,交相鳴唱,帶著一股淡淡的感傷,飄盪在蒼茫的中亞大草原上。這段還有幾許抒情的音樂經過變奏漸次發展,開始走向雄壯,當銅管吹放,這就帶下了音樂的輝煌感,當頌讚可汗的主題出現,音樂頓時充滿粗獷陽剛的氣息,低音號的吞吐塑造出一種無形的莊嚴。經過稍許停頓,恢弘的音樂再起,CD-2把這其中的起伏和對比表現的很到位,特別是那可汗主題更是充分展現了音樂中的粗獷感。


類比輸出電平可調,增添玩趣

換上Emil Gilels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樂團則是Eugen Jochum指揮的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第一樂章開頭的氣勢磅礡,粗暴而狂亂,道出了布拉姆斯在恩師舒曼離世時的傷痛。這段音樂的動態起伏劇烈,CD-2給了一個雄壯的聲底,讓音樂以一種大氣的身段進行著。鋼琴出來的時候,音樂轉趨平靜,以一種哀傷冷漠的語調歌唱著。鋼琴的琴音圓融,帶著溫暖的光澤,好像奪眶而出的熱淚。音樂繼續發展,情緒再顯高張激烈,鋼琴和樂團都切進狂暴狀態。CD-2穩穩地張羅著音樂,鋪陳著諸多繁複,在音樂飆至高潮之處,大音壓大動態下依舊顯出一派從容。Lyngdorf CD-2的選單裡可以調整類比輸出的電平,我試著降低輸出電平到-6dB,然後調高前級的音量,聽感又不同了。CD-2的輸出電平調低之後,聲音聽起來就比較細膩一點,層次感更好一些。透過輸出電平與後端的音量的匹配,這又是一種玩法。

試聽ICC補正技術的效果

我也試聽了Lyngdorf CD-2的ICC補正技術,看看究竟對音質有什麼影響。不過,這個功能卻不能在CD-2上進行控制,開啟或關閉ICC功能,得透過TDAI-2170。使用時,將CD-2數位輸出給TDAI-2170,然後,進入TDAI-2170的選單進行切換。聽起來如何呢?我得說,每一張CD的聽感不同,有的錄音動態比較小,我根本聽不出差異。有的CD動態比較大,方可感受到極些微的改變。在開啟ICC功能下,聲音在高動態下會覺得比較溫和、柔軟一些;若關閉ICC功能,會感受到聲音比較有侵略性,聽感上的壓力比較大一些。不過我認為不開啟ICC的聲音依舊比較自然,比較開放。任何重播時進行的數位處理,都是對原始訊號的一種改變,只是個人手法高低不同而已;Lyngdorf是數位高手,做手腳卻讓人難以察覺。我得再次強調,這兩者的差異非常非常少,若不仔細聆聽,效果幾乎難辨。況且,若不是搭配Lyngdorf TDAI-2170擴大機,還沒辦法操作ICC;要是以類比輸出給TDAI-2170,同樣沒辦法。因此,使用Lyngdorf CD-2的朋友,其實可以忘記這個功能。


中低價位CD唱盤的好選擇

在這個CD唱盤難尋的年代,便宜的CD唱盤聲音不夠好,聲音好到讓人心動的唱盤又貴到買不下去。您有沒有這層困擾呢?Lyngdorf CD-2給了這個世代的用家一個中低價位的好選擇,一個負擔的起的,以純CD唱盤為設計宗旨的CD唱盤。如果您正在愁找不到十萬上下的好CD唱盤,建議就近找經銷商試聽。Lyngdorf CD-2值得一聽。

器材規格

型式:CD唱盤
數位輸出:同軸x1;光纖x1
類比輸出:RCAx1;XLRx1
頻率響應:20~20KHz (+/- 0.02dB)
總諧波失真:0.0018%
取樣率:44.1kHz, 16 bit、48/96/192kHz, 24 bit
尺寸:58 x 450 x 375mm(HxWxD)
重量:6.1 kg
售價:110,000元
台灣總代理:百鳴
電話:(04)2463-7799
網址:www.currants.info

採購音響的最佳時機–台北電器空調影音3C大展暨音響博覽會3/29-4/1展出中
由台北市電器商業同業公會主辦的家電新品盛會「電器空調影音 3C 大展暨音響博覽會」,自即日起至 4/1(一),一連四天在台北世貿一館擴大展出。公會主辦的電器展一向以優惠回饋與品質保證為舉辦目的,各類型家電、電器、音響等皆推出展覽驚爆加...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