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振榮 2017/04/24發表,已被閱讀197,937
1974年,Yamaha推出NS-1000M,是全球首度採用鈹振膜中音單體的鑑聽喇叭,此後還有NS-1000X與NS-2000,都屬同一系列的產品延伸,一路到了2016年,Yamaha全新推出的NS-5000,以NS-1000M為師,用現代科技讓經典復活,相隔四十多年的喇叭設計與技術演進,雖然外表是向NS-1000M致敬,內容則是百分之百翻新,成為Yamaha在Hi-End音響的最新宣言。


不太恰當的第一次接觸

我第一次聽到NS-5000是在2016年底的台北電器公會音響展(福華音響展),看著光可鑑人的鋼琴烤漆,真的是與Yamaha鋼琴一樣高水準,增添了NS-5000典雅的氣質,可是那次看熱鬧的成份多,因為空間的限制,NS-5000必須採長邊擺放,我認為Yamaha的工作同仁已經盡力調整了,可是音響展現場實在太擠太吵,加上NS-5000加上專屬腳架的高度相對低,站著聽它,根本聽不出音場的3D表現,所以雖然看到相隔四十多年後「復活」的NS-5000,心情相當激動,但第一次在音響展聽到聲音,卻有些失望,那不是NS-5000的錯,而是音響展現場實在太擁擠、太吵雜,難以表現出NS-5000的優秀之處,試想,如果您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旁邊一直有人走來走去,甚至品頭論足,您還有辦法判斷台上的演奏者水準如何嗎?所以,不怪NS-5000,只怪我第一次與它見面的場合不適合。

NS系列從1974年發表,標榜的口號是「Natural Sound」,而且當年Yamaha領先全球,把鈹金屬應用在喇叭單體振膜上面,可說是單體發展歷史性的創舉,所以負責NS-5000研發專案的工程師岡崎浩二(Koji Okazaki)說,Yamaha內部一直有聲音,希望製作出全部使用鈹振膜單體的新版本,但是純鈹振膜低音單體在技術上實現有困難,而Yamaha研發團隊在這個時候發現了全新的材料,那就是Zylon。



全新Zylon纖維單體振膜

Zylon是一種纖維,我們可以把Zylon看作一種布質振膜,可是Zylon可不是普通的布,而是目前已知強度最高的纖維織物,最早應用Zylon材料的是美國航太總署NASA,然後是一級方程式賽車,Zylon纖維的剛性比鈹振膜與碳纖維都要高得多,如此一來NS-5000就可以使用同樣的Zylon纖維,製作出高、中、低音單體,這樣所有單體使用的振膜材料都一樣,可以統一音色。這種特殊的Zylon纖維由日本Finetech株式會社協助生產,使用精密工具讓Zylon振膜「一體成型」,所以NS-5000的單體振膜可以使用無防塵蓋設計。

技術面還沒這麼簡單,找到高剛性、高內阻的Zylon纖維,還要克服一項技術難題,就是Zylon纖維遇到紫外線長期照射,可能產生脆化或性能降低的問題。喇叭總不可能蓋著聽,不讓喇叭「見光」啊!但是只要環境中有太陽光,自然會有紫外線,所以Zylon振膜外面還要經過電鍍,加上一層稱為「蒙乃爾」(Monel)合金,這是一種銅鎳合金,鎳含量63%,銅含量30%,藉此保護Zylon纖維。



從振膜到結構全部重新設計

Yamaha在2008年開始投入研究Zylon振膜,而NS-5000的研發則耗時兩年,設計出3 cm口徑軟半球高音、8 cm軟凸盆中音與30 cm凹盆低音單體,Yamaha再次寫下喇叭單體歷史,製作出全世界第一款全部使用Zylon振膜單體的三音路喇叭。有趣的是,可能因為Zylon振膜的物理特性太好,高音單體並未使用強力釹磁鐵,而是一般鐵粉芯磁鐵,總工程師岡崎浩二的回答很簡單,因為磁通量對應單體振膜質量並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數值,既然鐵粉芯已經可以達到技術要求,不需要使用釹磁鐵。

NS-5000的設計,除了擔當Yamaha「現階段最高技藝」(state-of-the-art)的宣言,同時也向NS的鼻祖NS-1000M致敬,所以保留許多既有的設計元素,譬如一樣是偏心軸設計,不像之前NS-2000變成軸線置中,還有,喇叭箱體尺寸容積、單體尺寸也與NS-1000M相同,所以即便NS-5000是2016年最新推出的Yamaha旗艦喇叭,可是造型樣貌卻是相當復古。


大量使用FEM電腦分析輔助

這三個全新設計的Zylon單體,各自還有許多設計細節,像是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的振膜與懸邊,採用一體成型,而且兩者使用的Zylon纖維粗細也不同,單體周圍的金屬框架,全部採用CNC直接削切成形。再來,Yamaha納入「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可是音圈繞組要縮短長度,又要維持足夠的音圈量,所以選用了方型銅線,盡可能縮小音圈繞組中間的縫隙,達到「短音圈、長磁隙」的要求。咦?這是為了什麼?要讓音圈運動時的磁力保持一致的線性。

設計NS-5000之時,研發團隊大量應用FEM分析,找出各種細部的問題,並一一修正,而在NS-5000還多了兩項新設計,一是R.S.Chamber,在喇叭單體背後裝上了特殊形狀的黑色不規則管狀物,藉以打消單體背波的干擾,提升聲音的純淨度,喇叭箱體靠FEM分析,找出箱內駐波的臭蟲,然後研發團隊設計了特殊的Acoustic Absorber,長得像「J」字形的干擾木條,藉此打散箱內駐波,有了Acoustic Absorber之後,NS-5000就不需要使用的大量吸音材料,還音樂本來純淨面貌。


用料講究最高等級

面對樣貌復古,但技術內內容全部翻新的旗艦NS-5000,Yamaha在用料上投入了重本。喇叭箱體採用北海道樺木積層合板,前障板厚度為29.5mm,其他五面則是20mm,外加Yamaha自豪的鋼琴烤漆。分音器的部分也是砸下重本,電路板使用140u超厚銅箔印刷雙層板,進一步降低訊號路徑,零件也盡可能選用最昂貴、最高級者,像是德國Mundorf的M Cao Supreme EVO電容、MResist Supreme電阻,內中空芯電感重量高達1.6公斤,這些都說明了Yamaha為了打造NS-5000,完全不在乎成本,就是要用最好的被動電子元件。

三音路的NS-5000,分頻點也很有趣,分別是750Hz與4.5kHz,這代表8 cm口徑的中音單體成為NS-5000的靈魂所在,負責750Hz~4.5kHz的頻段,真正負擔中高音,而高音單體則更像是超高音,補足延伸的最後一。30公分的Zylon低音單體份量也很吃重,750Hz以下全部要包辦。原廠標示的頻率響應是多少?26Hz~40kHz。這代表30 cm口徑的低音單體,要延伸到26Hz。


低頻規格有玄機

且慢,65公升的容積,算不上大喇叭,30cm口徑也不算太大的低音單體,低頻可拉到26Hz?我定睛一看,測試容許值是-10dB。好吧,這是拉寬容許值的測試數據,我推測NS-5000低頻延伸最線性之處,大約在50Hz,然後逐漸衰減,假如用-3dB的容許範圍來看,我想應該大約低頻延伸是35Hz~40Hz,這樣的數據比較接近差不多尺寸的JBL專業鑑聽喇叭,畢竟,容積與單體尺寸都有相對應的計算方法,表面上在-10dB的誤差範圍中,NS-5000可以延伸到26Hz,但這是帳面上經過美化的數字。

這樣是批評嗎?不,我自己使用JK Audio PM-10號角喇叭多年,10吋單體配上原木號角,低頻延伸也只到40Hz左右,也不會嫌它的低頻不好,關鍵在於您對低頻的要求在哪裡?我要的是快速、精準、結實的低頻,而不是量多又求向下沉的極低頻,所以雖然我說NS-5000的規格帳面數字稍有美化,但實際上挑選音響真的不能只看規格,必須要實際聆聽,看看音質音色是不是合您的胃口,合您的胃口,那就是好器材,不合胃口,規格寫得再好也沒用。


全套Yamaha器材伺候

Yamaha送來搭配NS-5000的配備齊全,除了NS-5000喇叭之外,還一併送來SPS-5000專用腳架,外加搭配的A-S3000綜合擴大機與CD-S3000 SACD/CD唱盤。試聽過程都在U-Audio自家聆聽空間,我中間還搭配了Oriole 1BV綜合擴大機與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綜合擴大機,訊源則固定使用CD-S3000。我之前沒有用過CD-S3000,這次倒是印象深刻,先是搬動器材的過程,沒想到CD-S3000這麼重,只不過是一部CD,居然重量遠超過我的預期,搬上音響架時嚇了一跳,第二個印象深刻之處,就是開啟純音樂模式(Pure Direct),差別非常大,建議如果您是CD-S3000的用家,最好隨時維持在Pure Direct模式,雖然關閉了螢幕,很多CD播放的資訊看不到,但是為了好聲音,專注聽音樂,又何必需要注意CD究竟播放到幾分幾秒呢?

由於NS-5000帶著鑑聽喇叭血統,我直覺地採用正三角形擺放,但是並沒有讓喇叭Toe-in,而是正面朝前,把聆聽位置稍微向前拉。喇叭離背牆大約3公尺,這樣就不會受到低音反射孔向後發射,因為背牆反射產生過多的低頻。因為NS-5000採用「偏心軸」設計,所以擺放時原廠建議要靠內側擺,就是讓高音與中高音單體的位置左右靠得比較近。實際上我也試了相反的擺放方法,音場更寬,但深度變淺,趙原廠的建議,音場深度很好,寬度則略窄,我認為該怎麼正確擺放NS-5000,依然因人、因空間而異,而NS-5000偏心軸的設計,提供了不同的賞玩樂趣。

低音反射孔吸音棉玩起來有意思

低音反射孔設計了特殊的形狀,那是為了降低氣流噪訊的設計,而原廠還附上特製吸音棉,您可以全部塞住低音反射孔,變成半密閉式音箱,也可以把吸音棉中央的圓柱拿出來,縮小低音反射孔的面積。調整全部要看您的空間來決定。
NS-5000的低音反射孔設計了特殊的形狀,那是為了降低氣流噪訊的設計,而原廠還附上特製吸音棉,您可以全部塞住低音反射孔,變成半密閉式音箱,也可以把吸音棉中央的圓柱拿出來,縮小低音反射孔的面積。調整全部要看您的空間來決定。我用原廠的A-S3000與LAV-60 MKII驅動NS-5000時,把吸音棉塞滿,用擴大機硬擠出NS-5000的勁道,最是滿意,而搭配1BV真空管機時,則把中央的圓柱拿掉,變成縮小的低音反射孔來聽覺得最好。但請注意,這是我個人的音樂喜好,我不喜歡胖大拖著尾巴的低頻,而是偏好乾淨俐落、速度明快的低頻,所以會去調整低音反射孔的設定,但如果要比較低頻量感,完全不塞,直接讓低音反射孔發揮全部作用,低頻量感最好。

聽NS-5000還有一項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聆聽高度。NS-5000的高度是69公分,腳架含腳釘高度為30.4公分,加起來約莫90公分,大約是小型落地喇叭的高度,而最適當的聆聽高度大約是安坐在沙發上,如果您的椅子稍高,像是坐在一般書桌椅或餐桌椅的高度,這個角度來聽NS-5000就太高了。太高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音場高度上不去,假如您還站著聽,那音場就要趴在地上囉。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音響展上聽NS-5000時,沒有特別驚豔的原因,因為座椅大多有人坐,我站著聽,音場完全表現不出來。所以,假如您聽NS-5000還站著聽,可別怪人家喇叭沒做好,是聽的方式不對。


帶有溫暖舒適的寬鬆感

在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認為日本喇叭細節多,但是聲音偏瘦,缺乏豐潤感,可是NS-5000一點都不是這種聲音樣貌。NS-5000確實有著鑑聽性格,搭配什麼擴大機就能表現前端器材的樣貌,可是NS-5000自己的聲底帶有一種溫暖舒適的寬鬆感,細節豐富,定位準確,但是中頻段的溫暖色調總是維持不變。我搭配A-S3000時,聲音表現濃淡合宜、清爽乾淨,換上LAV 60 MKII時,速度明快、結實有勁,而1BV真空管機則更添暖色調,中高頻更顯甜美滋味,三者各有千秋,而三者搭配當中最中性自然者則是A-S3000,想起來合理,Yamaha的工程師用的搭配應該都是Yamaha的擴大機,自然搭配起來最速配。

NS-5000中頻段的溫暖色澤,配上豐富的細節,用「Piazolla For Two」這張唱片來說明最是貼切。吉他與長笛的二重奏,音樂是熱情的探戈,長笛清爽舒適的音色,帶有些許濃郁的味道,對比吉他顆粒分明的應和,NS-5000表現起音色的對比清晰而自然,長笛與吉他都屬於中頻發揮的樂器,頻寬算不上太寬,可是如果喇叭只管中頻,那就顯現不出清晰分明的樣貌,濃得化不開,那音樂就糊了。NS-5000把這兩件樂器的質地表現得很好,長笛吹奏帶有適當的濃郁感,而吹奏時的細微氣音,則帶出鮮活的真實感,吉他變化就更多了,或撥或彈、或拍打琴身造成打擊節奏,這些都還不到低頻,而是中低頻的表現,NS-5000明快俐落,乾淨地呈現鮮活的音樂場面。

中頻段的密度迷人

要表現音樂的濃郁感,NS-5000可是一點都不輸人!聽羅斯托波維奇的「巴哈無伴奏組曲」,單純到不行的大提琴獨奏,NS-5000刻劃出鮮明清晰的大提琴樂器形體,中頻段有著濃郁的密度,我經常講,聲音的密度決定活生感,這好像我們在看4K影像一樣,比起2K,畫面粒子更小,影像刻劃的密度更高,看起來就更能顯得出影像的鮮活,NS-5000也是如此,即便是簡單的大提琴獨奏,羅斯托波維奇的音樂表情流暢生動又活潑,中頻段的密度強化大提琴拉奏的張力,緊實收束的低頻段,則讓音色顯得乾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假如您這時候換上馬友友的版本,更能感受羅斯托波維奇拉奏時的果斷剛毅,而馬友友顯得溫和滑順,這樣的音樂比對不是比音響,而是透過NS-5000精確再生錄音場面,讓我們感受到羅斯托波維奇與馬友友詮釋同樣的巴哈,當中究竟有什麼不同。如果音響缺乏權威感的音樂重播能力,版本之間的差異大概只能比速度,許多擦弦運弓的細微變化,仰賴優質的音響系統重現,全套Yamaha器材驅動NS-5000,就是一套具備足夠音樂重播權威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音樂家演奏詮釋的細緻差異與變化。

低頻質感更勝量感

RR唱片「HRX示範片」
再來要考考NS-5000的低頻了!祭出RR唱片錄製的「史特拉汶斯基:火鳥」,把音量向上催,NS-5000的低頻有著明快爽朗的表現,這段火鳥飛舞的場景,從樂團強音轟然巨響開始,隨後定音鼓密集的敲打,彷彿火鳥蓄勢待發的樣貌,NS-5000可以催出強悍的樂氣勢,而定音鼓細碎的連續敲擊,NS-5000一樣不含混過關,一顆顆細碎的定音鼓,把音樂場面的緊張氣氛帶出來,隨後銅管精彩的掀起波濤,音樂越催越緊、越催越急,NS-5000的高頻明亮爽脆,加上高密度的中頻,賦予銅管厚實的能量感,同時有辦法拔尖而上。用NS-5000來聽火鳥,音樂氣氛熱烈而緊張,低頻段的勁道強悍,而且速度兇猛,不過我要強調,NS-5000在中低頻到低頻,都有乾淨、快速、不拖泥帶水的精確表現,但是要讓它能在極低頻沈得下去,您可能需要加上優質的超低音。

精確乾淨的音樂再生,是NS-5000第一個迷人的地方,而第二個迷人之處,則是兼顧了穩重與鮮活,那是高密度的中頻段表現,賦予NS-5000可兼顧穩重與鮮活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個性,讓NS-5000在準確的鑑聽性格之外,多了一分寬鬆感。雖然NS-5000帶有向老大哥NS-1000M致敬的意涵,設計上多所復古,可是以性能表現上來說,NS-5000絕對是前瞻性的重量級製作,它不僅是Yamaha的旗艦喇叭,更代表了Yamaha在高階器材市場的「一家之言」,精確鑑聽加上更寬鬆舒適的聽感,讓愛樂者享受音樂之時,可以見樹又見林。


器材規格

YAMAHA NS-5000
型式:三音路低音反射式喇叭
頻率響應:26 Hz-40 kHz (-10dB)
正常輸入功率:200 W
最大輸入功率:600 W
效率:88 dB / 2.83 V/1 m
分頻點:750 Hz / 4.5 kHz
阻抗:6 ohms (minimum 3.5 ohms)
尺寸:(W x H x D) 395 x 690 x 381 cm (with speaker terminals)
重量:35.0 kg
建議售價:560,000元
進口總代理:台灣山葉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tw.yamaha.com

音箱以樺木夾板刨削成型–Art Loudspeakers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
來自英國的 Art Loudspeakers 有個很大的特色,便是他們有一部分的喇叭單體採用 Alnico 磁鐵,也就是鋁鎳鈷永久磁鐵,並且將 Alnico 字樣只接標註在型號上,就像是這款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Art Loudspeakers 產品從高至低分成三個系列...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