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董鴻鈞,攝影/董鴻鈞 2017/04/17發表,已被閱讀164,836
Monitor Audio來自喇叭廠牌備出的英國,但是在我心目中,Monitor Audio與其它的英國喇叭廠牌有很大不同,為什麼呢?相較之下,其它的英國喇叭廠牌,無論在單體或是箱體製作上,大部分深受英國BBC鑑聽喇叭的影響,要不然就是在箱體設計上,大量使用古典裝飾元素,散發著濃厚的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唯有Monitor Audio,總是在技術上推陳出新,不墨守成規,帶給人們勇於突破、追求創新的印象。

最具技術實力的英國喇叭廠牌

舉例而言,在1970年代,當時的喇叭高音振膜皆以純銅或純鈦等單一金屬材質製成,然而Monitor在1972年創立時推出的第一款喇叭——R852MD喇叭上,便率先運用質量更為輕盈的鋁鎂合金,作為凸盆高音的振膜材質,並且採用當時十分新穎的磁液冷卻成形技術製造的音圈套筒,加速單體運作時的散熱效率。這些當時最新的製作技術,到後來演變成廣泛運用在Monitor Audio各系列喇叭中的鍍瓷鋁鎂合金」黃金凸盆高音單體(Ceramic-Coated Aluminium/Magnesium Gold Dome,簡稱C-CAM黃金凸盆高音 ),以及C-CAM塗層中、低音單體,讓人一看到單體,便知出自Monitor Audio之手。

儘管Monitor Audio的喇叭擁有如此高的識別度,他們卻沒有因此而滿足。相反地,他們在單體製作技術上精進不已,追求更為優異的性能表現。在2007年,Monitor Audio推出了旗艦等級的Platinum系列,不但將原有的C-CAM中、低音單體加以改良,發展出全新的RDT三明治複合振膜單體,更運用C-CAM技術,製作出全新的鋁帶高音單體,成為Monitor Audio旗下首次搭載絲帶高音的喇叭,推出當時,受到極大的關注。

C-CAM GOLD 黃金高音單體與C-CAM中低音單體,可說是Monitor Audio讓人一眼就能辨認出的標誌。圖中喇叭為Monitor Audio Bronze 1。

PL500 II:Monitor Audio新一代巔峰造極之作

Monitor Audio難道會以此為滿足?當然不。就在去年的CES展中,Monitor Audio宣布推出第二代全新系列——Platinum II,除了採用第二代 RDT II中、低音單體,高音單體又再度突破過往規格,採用自家全新開發的MPD氣動式單體。更重要的是,Monitor Audio在Platinum II系列中推出了前所未見的旗艦級落地喇叭——PL500 II,180公分的高度,使用單體多達7枚,如此巍峨氣勢,硬是把該廠前代旗艦級喇叭L300壓了下去。若說PL500 II是Monitor Audio成立以來的巔峰造極之作,一點兒也不誇張。


PL500 II早在去年8月TAA音響展中在代理商鼎上的展房中展出,然而我採訪行程匆忙,只能從Monitor Audio行銷經理Sylvain Quainon口中想像PL500 II的設計,未能親身體驗這對喇叭的風采。幸好,在代理商的安排下,我這次在得以如願以償,前往新竹縣竹北市的名展音響,好好聆聽這對前所未有的喇叭。這對PL500 II早在過年前便已送至名展音響,然而為了讓聲音有純熟的表現,名展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為這對喇叭熱身,因此,此次外試一直遲至3月中旬才得以成行。然而,就在試聽前兩天晚上,我不巧中了風寒,腹瀉不止,連續兩天食不下嚥,本想延後試聽,但是想到這次聆聽的對象來歷非同小可,錯過可惜,跟店家重約時間又怕造成麻煩,所以當天還是決定依約成行,說什麼一定要聽到這對喇叭。

MTM式單體排列

名展試聽室不算特別大,而且試聽室前方已經站滿它牌的落地喇叭,空間狹促之餘,試聽室最外側無疑是擺放PL500 II的最佳位置,並藉由大角度toe-in的擺位方式,減少兩側牆壁產生的反射音,不過也因為有其它喇吧的襯托,更可以感受到這對喇叭君臨天下的威儀。


從外觀可以明顯看出,PL500 II以Joseph D’Appolito設計的MTM方式排列,高音單體位於喇叭最中央,其上下各有一枚中音單體,至於喇叭的頂、底兩端,分別搭載兩個低音單體。這樣的單體排列方式,解決一般高、中、低音單體排列方式容易產生的擴散歪斜現象(lobing tilting),讓喇叭發聲方式更接近理想的點音源。看到PL500 II高聳巨大的身形,加上4枚低音單體,尚未發聲,便激發了我對其低頻量感的想像。

前所未有的MPD氣動高音單體

既然PL500 II為Monitor Audio的巔峰造極之作,因此這對喇叭密度含金量極高,處處皆有玄機,讓人不知從何談起才好。我們不妨先從全新打造的高音單體開始看起。該高音單體原廠稱之為「微摺振膜高頻換能器」(Micro Pleated Diaphragm High Frequency Transducer,簡稱MPD高音單體),採用氣動式單體的原理發聲,是Monitor Audio專為Platinum II系列喇叭設計的全新單體。

氣動式單體(air motion transformer,或稱air velocity transformer)由德國奧斯卡・海爾(Dr. Oscar Heil)於1973年發明,藉由一片有著如同手風琴音箱般的摺疊的聚合物薄膜發聲。該薄膜的皺摺上有鋁做為支撐,當電流通過時,薄膜便會不斷伸展、收縮,使空氣振動,產生音波,比起傳統式的半球高音單體,有著質量輕盈、反應快、頻率響應寬廣、空氣推動量大、效率高等等特點,當然,製造成本也比半球高音單體要高出許多。

Platinum PL500 II上搭載的MPD氣動單體(圖中),是Monitor Audio專為Platinum II系列開發的高音單體。

氣動式單體並非Monitor Audio的專利,像是Adam、Elac等喇叭廠牌都採用了自己生產的氣動高音。只是「法戲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Monitor Audio強調MPD高音單體的皺摺振膜以全新專利開發的輕量材質製成,而且皺摺更為細密,這個絲帶高音為了縮小整體面積,張開後面積是凸盆高音的8倍,更是絲帶高音的13倍,因此讓高音單體發聲效率更高,能使高頻響應直上100KHz(-6dB衰減範圍內),對於提高解析度以及重現完整的泛音結構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代RDT複合式中、低音單體

至於4枚8吋低音與2枚4吋中音單體看起,這些單體採用Monitor Audio最新開發的「第二代高剛性振膜技術」(Rigid Diaphghram Technology 2nd Generation,簡稱 RDT II)。簡言之,RDT II就是Monitor Audio專為Platinum II系列中、低音單體開發的三明治結構複合材質振膜技術,由第一代Platinum系列所用的RDT技術改良而成。RDT II表面,採用Monitor Audio最為知名的「鍍瓷鋁鎂合金」(Ceramic-Coated Aluminium/Magnesium,簡稱C-CAM)塗層,振膜中間採用由杜邦開發的Nomex人造纖維,不但質地輕盈,而且獨特的蜂巢結構,可為振膜帶來極大的韌性。振膜最後方,採用同樣質地輕盈、抑振效果絕佳的碳纖維編織層。

根據Monitor Audio官網的說法,這三種不同物質組成的三明治振膜,能夠在300Hz的頻率點上降低8dB的失真。我不清楚Monitor Audio在這邊所說的「失真」為何種失真,但不難想見,RDT II以讓單體振膜同時具有高剛性、輕質量等特性為目標,如斯設計,絕對可以讓中、低音單體有更大的功率承受能力,減少單體震動時盆分裂的產生。


Platinum PL500 II上搭載的RDT II8吋低音,同樣也是Monitor Audio專為Platinum II系列開發的高音單體,振膜由C-CAM、Nomex人造纖維、碳纖維編織層組成。

至於PL500 II用上4枚低音單體,除了增加低頻量感的考量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均分攤每個低音單體的工作量,減少失真。這背後的道理不難想像:假設PL500 II上只有一個低音單體,雖然使用者可以藉由增加音量來增加低頻量感,但當音量到達低音單體所能承受最大的功率時,低音單體衝程便會達到極限,如此一來便會增加失真,導致聽感緊繃,若音量再增加,更有可能造成單體受損的悲劇。使用四個低音單體,在相同的音量水準下,每個低音單體只需負擔1/4的功率以及衝程,如此一來個單體便有充份的工作餘裕,自然降低失真發生的機會。

箱體裡外精心打造

PL500 II 箱體以MDF黏合板製成,兩側採取圓弧形設計,減少箱體內駐波產生,而前障板則以具有極低共振特性的塊狀模料(Bulk Moulding Compound,簡稱BMC)製成。從外觀上來看,似乎分為三段,高音單體與兩枚中音單體所在的中間段,採用15層上漆,手工拋光的鋼琴烤漆表面,至於低音單體所在的上下段有著皮革包覆的前障板,而兩側、及後方部分以原木貼皮處理。可別小看前障板上的皮革,它是由擁有175年歷史的蘇格蘭皮革名廠Muirhead鞣製而成,該廠曾為英國國會與杜拜帆船飯店的皮革供應商,現在Muirhead的皮革以手工方式包覆在PL500 II的前障板上,更讓這對喇叭散發名貴的精品質感。

PL500 II低音單體周圍的前障板,採用蘇格蘭皮革歷史名廠Muirhead生產的皮革以手工包覆,賦予這對頂級喇叭尊貴的質感。

這樣的外觀設計,讓人容易誤以為PL500 II上、中、下段箱體個自獨立,彼此分離。不過,PL500 II貴為Monitor Audio旗艦級喇叭,若真採取這樣設計,豈不免過於草率,與三個喇叭堆疊在一起無異?然而,從原廠提供的PL500 II箱體剖面圖可以不難看出,內部結構十分複雜,這三段音箱其實是相通的,這樣的設計不外乎是為了讓低音單體有最大的箱體容積,傳達更為豐沛的低音量感。除此之外,PL500 II圓弧設計,降低箱體內低音駐波的產生,以獲得低音染、更為清晰的音色。

從Monitor Audio提供的PL500 II剖面圖來看,該箱體並非像外觀給人的印象那樣三段獨立,而是上下相通,複雜的支撐結構,更能發輝良好的抑振效果。

ARC框架加上TLE箱體讓中音更清晰

然而,問題來了,如果箱體上下相通,那麼中、低音單體在運動時,其背後產生的音波豈不是會互相影響,讓聲音更為混濁?不用擔心,專業的Monitor Audio設計團隊早就想到這個問題,因此他們在中音單體後方的設計煞費心思。首先,Monitor Audio在中、低音單體後方由「抗共振複合物質」(Anti-Resonance Composite material,簡稱ARC物質)做成的框架。根據原廠的說法,ARC物質由加入礦物質配方的熱固性聚合物(thermosetting)製成,有著極高的結構固性與阻尼特性,能夠避免箱體內的駐波震動影響到中、低音單體上。

圖為原廠提供的PL500 II低音單體圖,單體上紅色的框架遍是由ARC物質製成,結構固性與阻尼特性,擁有良好的抑振效果,可避免箱體內的駐波震動影響到中、低音單體上。

中英單體後面加裝長錐形的TLE音箱,除了可以避免中音單體受到不必要的振動影響,錐形設計,也有助於減少中音單體背波的能量。
除此之外,Monitor Audio又在中音單體後方加裝了「尖錐線箱體」(Tapered Line Enclosure,簡稱TLE)。這個長形的封閉式箱體同樣也由ARC物質製成,將中音單體後方滴水不漏地包覆起來,如此「箱中箱」的設計,可避免中音單體被大音箱內駐波干擾,也可避免中音單體背波傳到大音箱內,如此一來,中音表現便可更精確。至於為什麼這個箱體要做成錐形的呢?我想這樣的設計就如同許多傳輸線喇叭與B&W Nautilus單體後方的導管一樣,藉由收窄通道尾端,可以減弱單體背波的能量,避免單體背波在箱體內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然而,追求完美的Monitor Audio認為用上ARC物質以及「箱中箱」的TLE中音箱體還不夠。為了讓中、低音單體更為穩固,原廠設計團隊還特別使用長型的螺栓,自PL500 II的箱體後方貫穿而進,將中、低音單體的後方牢牢固定住,每個螺栓的扭力均經過特別調整,讓每個單體承受相同的應力。如此一來,單體更不易受到震動干擾,重現能力更為精準。

途中兩個低音反射孔之間有個大型的螺絲,那正是固定每個中、低音單體的長型螺絲。

發燒元件分音器與DFC濾波環雙管齊下

Monitor Audio也提到Platinum II系列的分音器電路設計,也從第一代Platinum系列作了大幅的改良,包括使用經過仔細配對的發燒級金屬化PP薄膜電容,低頻分音電路特別採用不鏽鋼疊片鐵蕊 (laminated steel core),中、高頻分頻電路採用空心電感,而分音器與單體之間也採用鍍銀純銅導線連接,避免訊號在傳遞時遭受損耗,讓PL500 II在各頻段有更好的表現。

除了精心設計的分音電路,Monitor Audio還在各單體的振膜與線圈套筒之間裝載「動態耦合濾波環」(Dynamic Coupling Filter,簡稱DFC)。該環由可彎摺、帶有彈性的尼龍製成,平時不會發揮作用,可是當單體發聲頻率超過分頻點,該環就會像彈簧一樣,吸收不必要的高頻,如此一來,可避免分頻交會點的能量出現峰值,讓頻率響應更為平順。

Monitor Audio還在各單體的振膜與線圈套筒之間裝載「動態耦合濾波環」(Dynamic Coupling Filter,簡稱DFC)。該環帶有彈性的尼龍製成,當單體發聲頻率超過分頻點,該環就會像彈簧一樣,吸收多餘高頻能量。

底座、端子設計嚴密

雖然PL500 II本身重達99.1公斤,但是180公分的超高身形,加上頭部搭載2枚低音單體,難免讓人擔心播放時會搖搖欲墜。為了讓PL500 II更具穩如泰山之勢,Monitor Audio為其裝載了由整塊鋁合金車製而成的底座,四角向外延伸而出,為PL 500 II提供穩固的基礎,搭配鍍鉻處理的子彈型不鏽鋼角錐以及層層墊片,更能阻絕地面傳來的振動影響喇叭。

PL500 II擁有不同的墊片零件,可以依地板材質硬度(地毯或磁磚)做調整

既然PL500 II貴為Monitor Audio新一代旗艦,喇叭端子的設計自然也不容忽視。PL500 II搭載2對喇叭端子,每個端子以純銅車製而成,鍍銠表面,讓端子免於氧化變質。此外,端子還特別裝載於底座上,避免端子直接受到箱體震動影響,加上三角形的螺絲帽頭,方便使用者以徒手鬆開、轉緊,無論是裸線、Y插或是香蕉插,皆可順利安插。

PL500 II中所運用的技術,一一細數下來,可以感受到Monitor Audio設計團隊並不是只是想做出身形高聳、單體數量多的落地喇叭而已。相反地,他們深知「魔鬼藏在細節中」的道理,在每個小地方的抑振功夫都沒有疏忽懈怠,確保PL500 II能帶來一場完美演出。



這次試聽,名展音響特別選用Audionet DNP網路串流播放器加前級以及MAX單聲道後級推動PL500 II,並以Primare CD32 CD播放機作為聆聽系統的訊源。我詢問名展音響的主事者梁智淵,選擇搭配PL500 II的器材是否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梁老闆告訴我,因為在run-in的過程中,他發現PL500 II算是肉感多的厚聲底喇叭,因此最好選擇音色乾淨、細節多的器材做為搭配,像是Audionet與Primare都算是不錯的選擇。才聊沒多久,店裡突然來了不少客人詢問喇叭,讓我感受到竹北音響市場的活力,為了不打擾梁老闆做生意,我便趕緊展開我的試聽工作了。

此次試聽搭配到器材:Audionet DNP網路串流播放器加前級、Audionet MAX單聲道後級推動PL500 II,以及Primare CD32 CD播放機。

溫暖又帶有肉感的英式聲韻

我先從純人聲開始測試,播放法國合唱團「Ensemble Clement Janequin」演唱法國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Clement Janequin(1485-1558)所作的《鳥之頌(Le Chant des oiseaulx)》(Harmonia Mundi HMC 901099)。雖然這段錄音中只有四個人演唱,但是樂曲一開始播放時,我感受到錄音中的空間殘響不但從左右前方而來,就連來自高空的堂音也可清楚聽聞。此外,PL500 II也具備良好的空間重建能力以及定位感,雖然PL500 II左右兩支喇叭已經快要碰觸試聽室兩側牆壁,中間隔了一大段距離,但是我可以明顯察覺到擔當合唱團領唱的假聲男高音——Dominique Visse不偏不倚、明明確確地從中央後方傳出,而且四個歌手之間也都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此良好的空間包覆感與聲音定位,再看看擺設在眼前的不同喇叭,我突然覺得這對喇叭彷彿隱沒在試聽室中,只留下動人的音樂飄蕩其中。

除此之外,從這段合唱可以明顯感受到,PL500 II的中低頻柔韌而豐滿,賦予人聲豐富的情感以及舒適生動的血肉質感。或許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形容,就會覺得PL500 II就像傳統的英國喇叭那樣,箱音重,輪廓糊,然而結果卻是恰恰相反。每一個歌者的聲音,既擁有豐腴的型體,又帶有清晰的唇齒細節,尤其Dominique Visse獨特的鼻音,聽起來沒有箱音的渲染。此外,唱至描述夜鶯的段落時,各歌者用打舌音模仿多隻夜鶯的鳴叫聲,此起彼落,層次分明,絲毫不紊亂。


接下來,我播放由突尼西亞烏德琴(oud)演奏家Anouer Brahem、鋼琴家François Couturier、手風琴家Jean-Louis Matinier演奏的融合爵士〈黑貓的步伐(Le pas du chat noir)〉(ECM 1792)。樂曲一開始由鋼琴獨奏做為引子,透過PL500 II的傳送,高音聽起來輕盈明亮,低音深沉有力,然而無論彈奏至何種音域,PL500 II肉感豐腴的特性總能為鋼琴的鍵觸帶來渾圓、柔韌的質感。接下來,烏德琴加入演奏,由於這項中東樂器有著類似中阮的渾厚音色,在PL500 II的加持下,尾韻延綿,彈力動人,猶如肚皮舞孃一般,展現令人無法抗拒的異國風情。之後,手風琴也加入演奏行列之中,與前兩項樂器不同的是,手風琴聲音的結像落於喇叭前方50公分處,聽感突出,而且簧片震動造成的顆粒感十分細膩,猶如迷霧一般,籠罩著整個試聽室。我猜想,這正是MPD氣動高音有著靈敏的反應速度與極高的效率,才會讓手風琴的聽感,如此細膩、突出。

完整的泛音結構造就甜美高音

聽到此時,我發現PL500 II的特色十分鮮明:低音柔軟而豐沛、中音飽滿而舒適、高音明快又帶有華美光澤,讓我忍不住再播放一首抒情的曲子,好好端詳品味PL500 II獨特的質感。於是,我播放德國豎琴演奏家 Evelyn Huber與多位爵士樂手在《Inspire》(GLM Music, FM216-2)演奏的〈Abensonne〉一曲。樂曲一開始,那敲擊樂器發出的玻璃、金屬質感的聲響,不偏不倚地凝結於喇叭後方中央的位置,音色十分華麗,可以感受出PL500 II傳達而出的高頻泛音結構。此外,豎琴演奏中,可以感受到指腹劃過琴弦的聲音,而且音色玲瓏剔透,充滿甜味,十分符合一般人對豎琴音色的浪漫想像。

至於低音部份更是精彩。大提琴微弱的拉奏聲,流露出琴弓劃過琴弦時那種千絲萬縷的質感,大聲拉奏時,又猶如煮到融化的巧克力自鍋中傾瀉而出,香醇濃郁。伴隨樂曲的合成器低音聲響縈繞在整個聆聽空間,質地密度高,但依舊保持柔軟富含彈力的質感,讓我不禁想像打擊樂器的聲響以及豎琴彈奏的音符都在這張低音大床愉快的跳躍著。總而言之,透過PL500 II 聆聽這首曲子,我彷彿乘雲凌霄,來到一個未知的音樂夢境中,忘卻我實際上是坐在一個四牆圍繞的試聽室中。


量感豐厚又不失控制力

前面兩首都是較為文靜的音樂,PL500 II展現良好的氣質以及迷人的質感,果然沒讓人失望。接下來,我播放《神話・山海經》中的〈大戰蚩尤〉。這張瑞鳴於今年年初推出的最新專輯,以民族樂器述說《山海經》中的上古神話,有著瑞鳴最為著名的大編制史詩風格,正是考驗PL500 II重現氣勢能力的專輯。結果,PL500 II依舊保有原先優異的質感,開始的鼓聲兼具彈性與威力,而且快速打擊下,依舊可以聽出鼓槌落在鼓面時瞬間產生的振動聲,顯示PL500 II在充沛的低音量感中,依舊擁有不錯的解析力。聽起來有如苗寨山歌的合唱團歌聲,音色突出的篳篥,還有如雲霧邊飄渺的笙,皆從喇叭後方傳出,至於讓人感受到戰爭殺戮氣氛的鼓聲,則清清楚楚落於喇叭前方,可見PL500 II能夠重現遠近分明的透視感。曲末出現的西藏號角聲,展現驚人的低音下潛,就算音樂中隆隆作響的鼓聲同時出現,我所聽到的聲音,不會像攪動的泥水那般混濁,相反地,各樂器的細節依舊清晰如故。

接下來,我播放節奏快速的韋瓦第《光榮頌(RV589)》(Naive OP 30485)。這個版本由知名巴洛克音樂指揮家Rinaldo Alessandrini帶領Concerto Italiano演奏,雖然論動態與氣勢,不如浪漫時期的樂團作品,但是他指揮下的樂曲,向來以緊湊、熱烈著稱,若是喇叭反應速度過慢,或是擴大機與喇叭搭配不當,有可能會發生節奏無法跟上,或是低、中、高音單體各唱各調的慘況。不過,我一播放此樂曲,從PL500 II明顯聽到每一個音符充滿彈跳的活力以及振奮人心的動能,聽起來精神抖擻,振奮人心。樂曲開場時的銅管樂吹奏聲結像特別突出,而負責Basso Continuo的大提琴、大鍵琴、魯特琴等樂曲,隨著樂曲緊湊熱鬧的節奏不斷奏出,聽起來粒粒分明。合唱帶有明顯的空間殘響,讓聲音聽起來濕潤、華美,又帶來豐富的空間情報。樂曲最後再次出現的小號聲,又為全曲氣氛注入歡天喜地的氣氛。透過PL 500 II播放,此曲聽來一氣呵成,毫無冷場,可見其反應速度也是禁得起考驗。

舒適與氣勢兼具

最後,我播放《莫什科夫斯基-來自異鄉:珍稀管弦樂作品輯》(Reference Recordings,RR-138)的第一軌〈火炬之舞〉(Fackeltanz)。這張專輯以波蘭裔德國作曲家莫里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1854-1925)所作的芭蕾舞音樂為主,錄音電平雖小,但透過適當的器材播放,可以感受到樂曲鮮明的強弱變化,正好是測試PL500 II動態範圍的絕佳專輯。我將此片放入CD播放機,將音量調製-12 dB,播放第一首樂曲,此時聽到的肉感飽滿的弦樂,光澤耀眼又不會刮耳的鈸聲,猶如用色澤濃郁、漸層細膩的油彩,將樂團現場演奏的情景一五一十地描繪下來。可以感受到舞台後方的深度與寬度,展現恢宏的氣勢,尤其樂曲到最後氣勢更推升至最高點,若喇叭無寬廣的動態範圍,絕對表現不出此曲的壯闊。

綜合以上的聽感,我覺得PL500 II除了正如梁老闆所述,低頻下潛驚人,形體厚實,而且質地具有舒適的彈力,讓我在聆聽過程中,彷彿在享受一節頂級低頻按摩課程,聽完不會緊張頭痛,或是神經緊繃,讓我暫時忘卻自己有病纏身。然而,這樣是否會造成解析度不夠呢?我倒覺得不會,相反地,不論播放何種曲子,我可以感受到錄音中的細節以不帶毛躁、威脅感的方式適度呈現,而且播放人聲也沒有那種大箱體喇叭常見的濃郁鼻音,可見PL500 II在減少箱體共振及音染上,下了不少功夫。

至於高音,我認為是PL500 II最為獨特的地方,不知是不是因為搭載自家設計的氣動單體,無論是表現銅管樂器、金屬打擊樂器,皆有突出的形體以及華美色澤,與相對來說較為溫厚的中、低音搭配在一起,卻結為融洽,絲毫感受不到各唱各調、扞格不入的怪異聽感。有了MDP氣動單體的加入,PL500 II在音色呈現上更為豐富、完整,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音場方面,PL500 II有著絕佳的定位,無論在音場深度、高度、寬度方面皆有大宮殿、大教堂般的尺度,搭配PL500 II寬裕的動態範圍,彷彿讓我置身在寬敞的空間中聆聽舒適的音樂演奏。我相信,若這對PL500 II放在更大的聆聽空間,這方面特色會有更好的發揮。

以堅強技術再創美聲標竿

PL500 II雖然「望之儼然」,但是聲音「威而不猛、恭而安」,一方面它能重建出宏偉的空間感與寬闊的頻段,另一方面他的音色卻又繼承一般人對英國喇叭的印象,厚實、溫暖又舒適,由此可見,Monitor Audio在官網中所陳述的技術,絕非只是唬弄人的行銷文字而已,相反地,Monitor Audio將硬底子技術化為實踐,打造出PL500 II,征服喜愛音樂的心!

器材規格

Monitor Audio PL500 II
型式:3音路7單體喇叭
頻率響應:22Hz - 100kHz(-6dB)
效率:91dB (1W@1M)
最大音壓:120dBA (對)
標稱阻抗:4Ω (最低4.2Ω @ 120Hz)
承受功率:400W(RMS)
建議擴大機功率:150 - 400W(RMS)

箱體設計:4個 HiVe II 低音反射孔
Sealed mid-range TLE enclosure

單體:4 x 8吋 RDT II long-throw bass drivers
2 x 4吋 RDT II mid-range driver
1 x MPD high frequency transducer

分頻點:3.6kHz、460Hz
尺寸:1803 x 504 x 626mm(包含底座)
重量:99.1kg (單支)
定價:1,200,000元/對
進口總代理:鼎上
電話:(07)2512886
網址:www.teamsound.com.tw

什麼功能都包了–T+A R 2500 R 綜合擴大機
若說 T+A 的 R 2500 R 是台綜合擴大機,那就太小看它了。它是一台綜合擴大機,也可以當前級使用。它內建 DAC 可解碼,還有串流播放功能。它還內建 CD 轉盤,更可收聽廣播。它可藍牙播放,也可連接電視。如果只把 R 2500 R 當作是一台綜合擴...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