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2016/09/02發表,已被閱讀133,272
對我來說,「聽見音樂的流動感」可算是對一項音響器材最高的評價,而在我聽過的耳機擴大機當中,Marvalve Model One是把音樂的流動感表現得最好的一部,讓我著迷不已。Model One雖是Marvalve的創業之作,但設計成熟穩健,創新中帶著復古,擺在案頭上自有一番風味。

以尺寸來說,Model One約莫一塊紅磚大小,方方正正,金屬機殼帶有俐落的線條,頂部露出兩只EL84真空管,清楚地告訴我們Model One採用真空管放大,這是不僅是復古之情,更是為了追求好聲的執著。正面兩枚音量控制器,林中分兩路,左聲道、右聲道分開獨立調整音量,這個音量開關絕對的復古,純類比切換,音量總共10格,旋鈕旋轉一圈可以跳一格音量,而在無段調整當中,每一圈又切分100個細格子,可以細細微調左右聲道的平衡。當您設定好左右聲道平衡之後,旋扭右上方還有一個鎖定開關,讓您把聲音定位置中。

左右聲道獨立音量控制

耳機擴大機採用左右聲道獨立調整音量,只有最頂級的耳擴才如此堅持,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設計。對大多數人來說,音量控制最好只有一個,左右聲道一起調整,可是實際上左右聲道的放大線路,實際上會產生些微的音量差異,假如用同一個音量控制旋鈕,沒辦法精確地調整左右聲道一致的音壓大小,這種左右音量些微的音量差異,用耳機來聽更為敏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左右聲道音量控制各自獨立。

此外,採用獨立左右聲道音控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人的左右耳聽感,可能隨著年紀增長,左右聲道對音壓的感受能力有所差異,所以耳擴能夠調整左右聲道音量,可以平衡個人聽感上的差異。但是,左右聲道獨立調整的音量控制雖好,但實際使用時必須轉動兩個音量控制,對有些人來說比較麻煩,所以貪圖方便者寧可用單一音量控制,反而嫌獨立音控不方便。當然,也有人想出音量控制只有一個,另外加上左右聲道「平衡」的音量調整,可是這樣用起來方便歸方便,實際上的線路比較「不衛生」,甚至會衍生其他的問題。

把科學轉化為音樂美感


是誰這麼講究,一定要設計出Model One這樣的左右聲道分離音控?而且用這麼復古的音控旋鈕?他是袁大倫,一個浸淫在真空管放大線路的工程師,二十多年前還在台大讀書的時候,就自己設計線路,製作各種經典的真空管機,也在音響媒體寫作發聲,我當年也是讀者之一,但不曉得大倫兄年紀與我相近,也還在讀書,不過從他的音響文字當中,讀到的是一位電子工程師的誠懇與真摯,讀到的是把科學轉化為音樂美感的執著。

大倫兄從台大畢業之後負笈美國,同時淡出音響的文字筆耕,我之後得到大倫兄的消息,他在Nu Force當技術長,那時候Nu Force還沒有賣給Optoma,正發展一系列大功率創新線路的D類擴大機,找來大倫兄協助把聲音做得更好,那時候我聽了Reference 18單聲道後級,寫完評論,我就決定把擴大機留下來,一直聽到現在,還繼續在家中快樂地唱歌。聲音的美感是主觀的東西,但我想說大倫兄做出來的聲音,很對我的口味,一聽就緣深,之前的Reference 18如此,這部Model One也是如此。


五極管做三極管使用

現在大倫兄自己創業,以Marvalve為品牌,從Model One出發,回歸到他喜歡的真空管線路。這部Model One使用EL84真空管,結構是五極管,但大倫兄把EL 84當三極管來使用,把第三柵與屏極接地,這是以前沒有聽說過的創舉,其用意是大幅降低噪訊,為了這項設計,我跑去找大倫兄兩次,我大致上懂得接地之後噪訊降低的好處,但是真要落成文字來解釋,還是很困難,我想大家知道Model One是把五極管做三極管來用,獲得乾淨純粹的音質,大概就夠了。

在耳擴的世界當中,走真空管線路的人不多,主要就是真空管的工作噪訊,在一般擴大機上不明顯,但用在耳擴上面就很清楚了,假如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聲音很難做到乾淨透明,之前大倫兄在Nu Force,他們的耳擴也都是晶體機,並不使用真空管,但是當大倫兄自己創業,要做出自己品牌的耳擴,還是選擇了真空管。當然,真空管有底噪較大的問題,可是懂得線路設計,又懂得創新,大倫兄在Model One上面開創了新的真空管耳擴天地。


幾乎聽不到任何底噪

幾度詢問大倫兄關於Model One的設計,譬如五極改三極,雖然降低了噪訊,可是既有的放大倍率就和原本的真空管規格不同,沒辦法套用既有的公式,他必須自己嘗試搭配,砌出線路,同時為了量產,還要把線路安裝規劃合理化,但又要兼顧聲音,各部零件也是反覆嘗試,找出最適當的搭配。我找了大倫兄聊了幾次,也電話問過幾次,每次問,都有新鮮的答案,可是我就是歸納不出「因為......所以......」的脈絡。

奇怪嗎?不奇怪。很多人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譬如「因為」是真空管機,「所以」聲音溫暖渾厚,可是我之所以會問大倫兄那麼多問題,是因為Model One根本就沒有「因為是真空管機」,「所以」如何如何的樣貌,要是這樣我就好寫了。譬如,在沒有問EL84五極做三極用之前,我的問題是:「Model One是真空管耳擴,為什麼我幾乎聽不到任何底噪?難道中間加了OP?」這代表Model One絕對不是「典型」的真空管機,或者說,真空管只是Marvalve的「手段」,Model One要重現的是「音樂」,而不是「真空管」的聲音,而我們所聽的Model One,那是大倫兄把玩經典線路多年之後,累積出來的經驗與心得,融入Model One當中,那是Marvalve之聲,也是大倫兄的精心炮製的「音樂手藝」。


Model One在我的辦公室桌面聽了好久的時間,在我桌上這半年來換來換去,用了好幾部耳機擴大機,最後只有兩部留在桌上,一部是Marvalve Model One,另一部是Audeze Deckard,一款真空管,一款晶體,而Deckard多了DAC,我有時也雙機並用,把Deckard當做DAC,耳擴用Model One。其實我問過Marvalve,為什麼不把DAC加進去,可是內部空間不太夠,另外,他們正在著手設計DAC,要讓Model One可以配成雙。


高、低阻抗都沒問題


當Model One成了我桌面的夥伴之後,越用就越是喜歡,而越是喜歡,越難描寫它的聲音面貌。或者我該這麼說,以前我對耳機擴大機的要求,第一要推力足夠,當我遇上任何難推的耳機,都能把中低頻控制得服服貼貼,第二才來考慮音質。或許我這樣的想法和許多工程師一樣,所以有些耳擴設計了三段增益,高中低各一,難推就用高增益,好推就用低增益,但缺點是增益一提高,音質就變粗了。

Model One不用這般蠻力來硬擠、硬推,它設計了一大一小的耳機接孔,3.5mm端子應付低阻抗耳機,範圍在20~100歐姆,6.3mm端子來推高阻抗耳機,範圍在300~600歐姆,使用時要注意這項「細節」,就知道不用蠻力來擠,靠阻抗匹配,才能兼顧驅動力與音質。譬如我使用的Pioneer SE-Master 1,雖然是高階旗艦耳機,但設計走友善路線,阻抗45歐姆,所以我聽的時候還要加上轉接頭,這才對得上Model One設定的阻抗,而當我用HD 800S的時候,300歐姆阻抗的HD 800S配上Model One,真的是如魚得水,推得輕輕鬆鬆,而且聲音質感好極了。


假如您不小心把阻抗搞錯了,接到Model One會有問題嗎?當然不會,耳擴會正常的工作,一樣會發出聲音,也不會損害耳擴,只是聲音不會達到最佳效果而已。事先知道自己耳機的規格當然很好,但不知道也沒關係,Model One就兩個耳機輸出孔,輪流插插看,聲音結實有密度,低頻段不會鬆跨,那就是適當的插孔了。我後來也都這麼玩,不管耳機規格怎麼寫,只要有轉接頭,我兩個孔都會試試看。

咦?有人在問驅動力嗎?聽了Model One大半年,幾乎手邊的耳機都搭過一輪了,從Pioneer SE-Master1,到Audeze EL8,還有Sennheiser HD 800S,加上數不清的耳塞式耳機,我只能說Model One連HD 800S都推的輕鬆自在、如魚得水,您還對Model One的推力有疑問嗎?

清爽宜人的均衡頻段分佈

該來談談Model One的聲音了,雖然我說「自己喜歡的器材」最難寫,但也得想辦法描述。Model One的聲音不是「典型」的真空管耳擴,它沒有濃得化不開的中頻,而是清爽宜人的均衡頻段分佈,而且聲音有很好的密度與彈性。就拿鋼琴來說吧,Model One的鋼琴爽脆乾淨,觸鍵的質感清晰中帶著柔軟,很能表現出鋼琴演奏中的彈性,更重要的是很容易比較出演奏者之間的差異。

清楚聽出錄音中的差異

怎麼說?用耳機來聽音樂,是一種「貼近錄音者」的感受,少了音響的空間感,但卻有更多細微的聲響貼在耳朵邊,一樣聽貝多芬的「悲愴」,聽吉利爾斯的DG版,鋼琴觸鍵清晰分明,那是吉利爾斯一絲不苟的演奏模樣,雖然是極緩板,也不拖泥帶水,換上Philips的布蘭德爾版,鋼琴的聲音濃郁許多,且錄音距離感覺更近,用耳機來聽效果比音響更為強烈,可是布蘭德爾的情緒似乎不是那麼強烈,不顯得特別「悲愴」。比較這兩張鋼琴,Model One可以清楚聽出DG與Philips錄音的差異,DG琴音較遠,Philips錄音較近,DG顯得通透,而Philips相對濃密,DG的鋼琴顆粒比較清晰,而Philips的鋼琴比較龐大。

再換顧爾德1967年的Sony版錄音,Model One馬上把錄音較早的類比氛圍帶了出來,第一聲的強奏甚至錄得有些過頭,可是隨後顧爾德招牌的哼唱,加上鋼琴自由的表現,從Model One表現出來的聲音細節,您可以聽到錄音中的種種差異,更進一步貼近演奏時的樣貌。才這麼想著,顧爾德進入主題的快板,那速度簡直就像是脫韁野馬一般地,狂奔而出,我每次聽顧爾德這張錄音,心裡都會想「真的可以用這麼快的速度來彈嗎?最後不會崩潰嗎?」而透過Model One,不管用SE-Master1或HD 800S來聽,您都可以從頭到尾聽見顧爾德邊彈邊唱的細節,真的,他不是哼一兩聲而已,而是從頭唱到尾,諸多音響上面不一定能清晰呈現的東西,用Model One推優質耳機,您抓得住錄音當中的每一個細節。

清爽又流暢

現在您知道我怎麼會說Model One的聲音「難以言喻」了吧?雖然用上EL84真空管,可是線路設計不走傳統路線,有Marvalve獨家的創新,音質與音色就不是那麼地真空管,至少,我沒辦法用真空管「染色」的昏黃感來解釋Model One的溫暖聲底。沒錯,Model One的聲底帶著溫暖的色調,但卻不像有些真空管耳擴,盡是濃濃的管味,濃得大提琴像是捏著鼻子在唱歌。Model One唱起弦樂來,清爽又流暢,而且盡顯錄音當中的細節。

就拿「巴哈無伴奏大提琴」大家最熟悉的Prelude來說吧,聽馬友友第一次錄音的版本,那時他還有著學生一般的長相,拉奏起來四平八穩,可是到了第二次錄音「巴哈靈感」,那可就創見十足,加入許多彈性速度,但似乎少了些靈秀之氣,對比老大師Andree Navarra的版本,錄音不僅更顯清秀,詮釋更是穩當俐落,又或者您喜歡新的錄音,可以聽聽依瑟利斯(Steven Isserlis)的Hyperion版本,用洋腸弦來拉奏錄音,琴音甜潤,錄音細節當中可清晰聽見左手按弦的敲擊指板的聲響,更添真實感。

小聲就能有充沛的音樂細節

唉,怎麼像是在寫錄音比較呢?Model One真的沒有什麼染色,所以我可以很直接地聽錄音,享受各種錄音當中的細節,想像錄音現場的樣貌,如果要說有什麼音色的走向,我想說Model One的聲音帶著陰柔的美感,不刺激,很容易讓人一直想聽下去,而且聽久不容易累。當然,我不建議大家戴耳機聽太久的音樂,也不應該一直大聲聽,這又是Model One的另一個好處,不需要太大的音量,就能有足夠的音樂細節,代表擴大機的工作線性很好,小聲就能有充沛的音樂細節。

我寫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悲愴」,也寫了「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好像Model One只適合聽單純器樂?並不是如此,而是單一樂器的錄音很純粹,一部耳擴能把單一樂器的錄音表現得好,最考驗的是「純粹的質地」,假如耳擴線路不乾淨,聲音帶著雜質或粗礫感,這些單純的器樂錄音很容易就聽出破綻。Model One能夠重現純淨、乾淨,而且密度很高的音符,同時讓音符之間帶有流動感,那是最讓人難以描述的音質音色表現,我聽過很多晶體耳擴,可以通透、純粹、乾淨,但是卻很難把這種音符之間的流動感表現得好,但是這種音符的流動感對Model One卻是輕而易舉。


大編制一樣迷人

如果單一器樂Model One那麼迷人,換上大場面的音樂行不行?當然可以,我建議您多拿馬勒來試試看,但記得要準備振膜口徑比較大的耳機,這樣才配得上Model One,也才配得上馬勒,不然耳機能量不足,不要怪Model One推不好。在我搭配Model One聽大編制交響曲當中,以HD 800S表現最好,空間感最開闊,雖然我常說耳機很難講什麼音場,但HD 800S配上Model One確實了的,而我的SE Master 1只有低頻量感略勝一籌,卻在精純通透上遜了一籌。

像是聽「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伯恩斯坦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的版本,弦樂群一開始掙扎一般的樂句,接上舒緩開來的旋律,音色由粗重到綿密細緻的對比,在Model One上面聽得清清楚楚,一樣是悠遠綿密的弦樂群,可是音色的粗糙與細膩,是樂曲所要表達的意境。對比列文指揮費城交響樂團的版本,速度更慢,份量更重,可是就少了這番粗糙與細緻的對比,而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版本(1982),則在速度掌握上更顯穩重,對比伯恩斯坦浪漫到極點的模樣,或是列文極慢的沈重感,風貌又有不同。在Model One上面,即便是慢板樂章,即便是交響曲當中很難得「從有聲到無聲」的結束,Model One那難以言喻的音樂流動感,很容易吸引聆聽的注意力,在豐富的細節當中,感受音樂的美好。

聽了Model One好一段時間,越聽越喜歡,我打算要留一部下來自用,可是這和我打算買HD 800S的計畫有關,我想把6.3mm的耳機端子,換成4-pin端子,這樣就可以搭配HD 800S的4-pin XLR接線。不過現在HD 800S好像還在缺貨中,我等耳機到了,再把Model One送去Marvalve「客製修改」。寫到這裡,我也埋下兩個伏筆,雖然Model One這篇評論寫完了,但我還沒寫「換管記」,也在等購入HD 800S,換用4-pin XLR的搭配經驗,屆時再向讀者們報告玩Model One的進階心得了。

器材規格

型式:真空管耳擴
輸出功率:20mW
耳機阻抗匹配:20~100歐姆(3.5mm)/ 300~600 歐姆(6.3mm)
總諧波失真:小於0.15%
訊噪比:大於97dB
頻率響應:20Hz~20kHz
尺寸:100x 70x 216m(HxWxD)
重量:1800 g

廠商資訊
Marvalve原廠:禮聲
電話:(02)27388969
網址:www.marvalveaudio.com

入門光學唱頭的優選–DS Audio DS-E3 光學唱頭
來自日本的 DS Audio 唱頭以其獨特的光學感應原理產生訊號,和傳統的動圈或動鐵唱頭截然不同,也因此引起了許多好奇的黑膠迷也想嘗鮮。那嘗試的代價很高嗎?未必,DS Audio 提供多種等級的產品,像是這款 DS-E3 便是他們家的入門級唱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