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治宇,攝影/郭振榮 2015/10/08發表,已被閱讀74,623
像Atohm這樣從單體的設計、開模與製作都自己來的品牌實在不多,更別說是連測試、量測、分音器設計、音箱結構、避震措施…等任何一個小地方也不假他人,即便是規模最大型的喇叭廠家也不過如此吧!就像是這款GT 2.0落地喇叭,處處可見設計者Thierry Comte的獨到見解。

單體自行設計不假手他人

GT 2.0是一款3單體2.5音路設計的小型落地喇叭,分音結構看似不複雜,但內部可是擁有Atohm很難一口氣說完的各種技術。先從高音單體談起。光是這顆編號為SD28 ND 04RD的高音單體便有5大重點,包括超高效率、T鐵頂端的銅環、鋁質音圈、振膜周圍的ADP技術,以及振膜背後的導流。

高音振膜為28mm絲質軟半球振膜,口徑降一般25mm稍大,搭配強力釹磁鐵,可獲得98dB超高效率,幾可與號角匹敵,而且可以提升動態,同時降低失真。音圈使用鋁質套筒,可兼具高硬度、輕質量,且良好的散熱效果。線圈使用CCAW(copper clad aluminum wire)鍍銅鋁線,鋁線較銅線輕,但傳導比不上銅,因此在表面鍍銅可提升傳導。T鐵頂端加上銅環的用意是為了降低電桿效應,可提高工作線性並降低失真。ADP(Anamorphic Dispersion Patterns)技術則是振膜周圍的面板上布滿一顆顆凸起的小點,可幫助聲波擴散,讓高音的擴散角度更廣。至於振膜背波採用雙重手法加以處理,一是振膜正後方有個錐形導流器,可將背波導引至後方,接著在磁鐵後方的音室加入阻尼物,削減背波的干擾,Atohm表示此雙重措施有利於頻率向下的延伸。


GT 2.0是一款3單體2.5音路設計的小型落地喇叭,結構看似不複雜,但內部可是擁有Atohm很難一口氣說完的各種技術,多種調整功能更是兼顧了空間的適應性。

2.5音路的GT 2.0中低音和低音使用同一顆低音單體,編號為LD150 CR 08,同樣是由Thierry包辦所有的設計,從振膜材質、懸邊、彈波到磁鐵總成,無一例外。LD150 CR 08單體的振膜採用合金製作,目的是讓盆分裂的頻率落在可聽聞的範圍之外,音圈套筒則使用Kapton/Nomex材料。最特殊的地方在於懸邊,稱之為LDS技術,其要訣就是懸邊使用特殊的幾何形狀,可以減低振膜邊緣扭曲的形狀,使700Hz至1800Hz之間的頻率延伸得更為平順。此外還有FWI技術,原理與前述高音的銅環類似,讓電感效應降到趨近於零以消除非線性失真。

說不完的技術

多音路喇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時間相位的一致性,這是因為高音與低音振膜的深淺不同,鎖在同一面障板上時,音圈的位置也就會前後不一,而造成發聲點不同,時間相位不一致。為此GT 2.0採用傾斜箱體設計,高音單體在後,低音單體在前,藉此讓高、中、低音的音圈位在一條軸線上,達到時間同步的目的。

單體說完,再來就是GT 2.0的音箱設計,依然處處充滿機巧。GT 2.0採標準的低音反射式設計,只不過反射孔開口設在底座下方,原廠提供一個海綿塞,可以從底座網上塞入反射孔,藉以調整低頻量感,像是擺放位置距離背牆或牆角較近時,低頻量感會變得更多,此時就可以用上海綿塞,調整低頻的量感。GT 2.0音箱內部還有一個特殊的SWD技術。所謂SWD是Standing Wave Damper的縮寫,意味音箱內部駐波的控制。據Atohm表示,音箱的狹長形狀,容易在兩個端點形成駐波,落地喇叭就是音箱頂端與底部,而造成某些頻段的轟鳴。SWD便在高音單體後方的空間,放置以阻尼材料製成的層狀隔層,其效用就像是聲學上的阻抗匹配變壓器,或是濾波器,藉由導引背波與產生阻尼的作用,打消駐波。


高音採用28mm絲質軟半球振膜,口徑較一般25mm稍大,搭配強力釹磁鐵,可獲得98dB超高效率。振膜周圍的面板上布滿一顆顆凸起的小點則是ADP技術,可幫助聲波擴散,讓高音的擴散角度更廣。

除此之外,GT 2.0還有一項「特異功能」,那就是音箱居然可以灌沙。灌沙的目的是讓音箱變得更穩固,且可提供阻尼效果,來改變音箱的諧振情況,灌沙未必一定要做,而是使用者可以依自家空間與系統的狀況施為,達到調音的目的。灌沙的開孔就在GT 2.0面板下方logo圓蓋,開蓋即可灌入最多3L的沙。

GT 2.0還有一個相當特殊的底座,看起來比一般喇叭的底座厚上許多,原來裏頭也有玄機,此一技術稱之為PDS(Progressive Damped Spiking),其功用是讓音箱本體與底座之間的耦合達到最佳化。GT 2.0的底座看起來像是3層結構,但主要就是上、下2層,中間的銀白色鋁板是裝飾功能居多。上層底座直接乘載音箱,即是音箱本身的底座,下層底座則接觸地板。音箱底座透過4只尖端朝上的鋁製主角錐放置在下層底座上,而4只主角錐的背後還有另一組角錐直接接觸地面。藉由此一設計,震動被導引至上層底座,僅一部分震動傳至地板。


GT 2.0有一項「特異功能」就是音箱居然可以灌沙。只要打開面板下方的圓蓋即可灌入最多3L的沙。灌沙的目的是讓音箱變得更穩固,且可提供阻尼效果,來改變音箱的諧振情況,使用者可以依自家空間與系統的狀況施為。

設計太貼心

接著看到防塵網罩,GT 2.0就連網罩都有的談。GT 2.0具備2種網罩,可提供不同的形象質感。一種是傳統大型網罩,外框為MDF,造型做得十分流線,像是倒過來的子彈型,用磁貼吸附於面板上。另一種是針對2顆低音單體做的圓形網罩,結構是金屬網,如果你不想用大網罩,就只要在低音單體安裝圓形網罩即可,它的高音振膜前方原本就有一層幫助擴散的金屬網罩。但有趣的是,那2個圓型網罩不是只有保護與造型的功能,其實還有調音的效果,因為它會改變中、低頻的擴散,而改變聽感。如此一來,網罩就有4種使用方式:大、小網罩都裝;只裝大網罩;只裝小網罩;或是通通都不裝。藉由網罩的設計GT 2.0又提供了一項調音方式,讓用家更為活用,實在太厲害又太貼心。

調整功能還有一項更方便的,那就是背板上的旋鈕,專門針對2.5kHz以上的高頻做增減量感的調整。一共分成3段,調在中央位置是Linear,表示分音器不做增減,是最單純的線性模式。向左轉是Smooth平順模式,可減少2dB的高頻,會讓音色變得稍暗。向右則是High Definition高解析模式,可讓高頻增加3dB,聽起來較為明亮。如果你買的是GT系列另一款GT 3.0,採3音路設計,它在低頻部分也有一個旋鈕,也就是針對低頻也提供3段調整,更增加了調整的多變性。


GT 2.0的底座用上特殊的PDS技術,其功用是讓音箱本體與底座之間的耦合達到最佳化。底座主要是上、下2層,上層底座透過4只尖端朝上的鋁製主角錐放置在下層底座上,主角錐背後還有另一組角錐直接接觸地面。藉由此一設計,震動被導引至上層底座,僅一部分震動傳至地板。

從這些設計可以看到,Thierry重視的不只是喇叭的基本面與性能,還兼顧了空間的適應性。Thierry的設計是從最基礎開始,運用有限元素分析,自行設計、開模製作單體,然後用雷射測量來驗證設計的成果。把每一個部分都做好之後,還要讓用家便於針對自己的狀況調整,易於使用進而樂於使用,那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設計。

背板有3段高頻調整功能,中央位置是Linear,表示分音器不做增減,是最單純的線性模式。向左轉是Smooth平順模式,可減少2dB的高頻,向右則是High Definition高解析模式,可讓高頻增加3dB,聽起來較為明亮。

低頻音像輪廓十分清晰

試聽過程在U-Audio聆聽室進行,使用了2部綜合擴大機分別試聽,包括NuForce IDA-16與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訊源為Audiomeca Kreatura轉盤與Elixir DAC,使用IDA-16則是轉盤數位直入擴大機。正式試聽前的調整讓我發現了二件事。第一,剛開始試聽時,我把大、小網罩都拆下,也就是讓單體在毫無阻礙的情況下播放,我發現GT 2.0低頻的音像輪廓十分清晰,立體而浮凸,一顆一顆的富於彈性,可是低頻的延伸與頻段連續性似乎有些不太自然。此時的擺位是無toe-in角度,喇叭面向正前方。在還未調整擺位之前,我不知怎的就去把圓形小網罩給裝上了,說也奇怪,中、低頻段的延伸與延續性變得平順了些,也更自然了些。看來,小網罩上的金屬網孔確實會改變中低頻的擴散性,進而改變頻率響應,而在U-Audio聆聽室中裝上小網罩是更為合適的做法。第二,接著我將喇叭內轉,加了一些些toe-in,此時的改變是低頻的結像更為提升,低頻的細節、層次與紋理更清晰,而且頻段的連續性也更順暢,可見適度使用一些toe-in有利於GT 2.0的整體表現。


首先用NuForce IDA-16聆聽,播放高雄音響展2015年紀念CD。很明顯的,GT 2.0的音場屬於集中、深遠、前後層次分呈,而非開闊寬廣的類型,它的3D立體音場呈現相當厲害,音像的結像能力優異,且聲部的分離度清晰可見,應是音場派的箇中高手。這張紀念CD中收錄的多屬古典音樂,或是原聲樂器與人聲表現出來的爵士樂,很容易分辨出系統的音色表現,藉此我也發現GT 2.0的音色走的是濃郁走向,厚實中帶有些許黏滯感,而非滑順光亮的類型。搭配IDA-16時此一傾向尤為明顯,搭配LAV-60 MKII則較為滑順流暢,尾韻較長,但仍不失濃郁的成分。

設計者的智慧

接著聆聽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的「聆聽中國」專輯,這張專輯雖是中樂,但不乏刻意營造的豐沛低頻與極低延伸,是音響迷不可錯過的燒片,尤其當中《春江花月夜》更是各個音響展常放的測試曲。GT 2.0對於低頻的延伸並不是這麼擅長,畢竟只是2.5音路小落地喇叭,但它具有很好的低頻分別度,可以清楚分辨出夾雜在一起的許多低頻當中的層次,而且具有很好的厚實度與線條感,密度與質量也相當優異,讓整張「聆聽中國」聽起來相當過癮,也充滿衝擊感與力量。


再以快樂馬卡音樂家合奏團的韋瓦第「四季」協奏曲24K金版CD為例,更可呈現出GT 2.0中低頻豐厚、高質量、高密度的走向,而非輕柔飄逸的類型,搭配IDA-16擴大機時可以表現出弦樂中豐富的紋理與木頭質感,但音色稍暗且有點黏滯,不夠滑順油亮。此時我換上LAV-60 MKII擴大機,則可替GT 2.0添加適當的水分、光澤,以及更多的流暢滑順質地,雖仍不脫其略為濃郁的本質,但弦樂聽起來已更為吸引人了。

由此可知,GT 2.0不僅具有忠實反映前端器材搭配的能力,而且十分靈敏,前端做的調整或改變都可以輕鬆顯現,可見Thierry的設計能力確實不俗。我覺得GT 2.0最大的優點在於音場,不僅是音場層次與定位清晰,更動要的是音場結構與頻段比例非常優異,而且在大音量下仍能維持良好均衡感,在在顯示Thierry兼顧各方面表現的設計原則,況且Thierry更注重的是使用者可以運用各種方式,針對自家狀況調整喇叭的特性,讓喇叭迎合環境,而非使用者屈就喇叭,這設計者的智慧可見一斑。

器材規格

Atohm GT 2.0
型式:3單體2.5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SD28 ND 04RD高音單體×1,LD150 CR 08中低音單體×2
頻率響應:40Hz~30kHz
分頻點:500Hz,2.5KHz
阻抗:6歐姆
靈敏度:90dB
體積:1,085×200×265 mm(寬×高×深)
重量:26kg
建議售價:185,000元
進口總代理:藝聲
電話:02-2391-7999
網址:www.soundart.com.tw


入門光學唱頭的優選–DS Audio DS-E3 光學唱頭
來自日本的 DS Audio 唱頭以其獨特的光學感應原理產生訊號,和傳統的動圈或動鐵唱頭截然不同,也因此引起了許多好奇的黑膠迷也想嘗鮮。那嘗試的代價很高嗎?未必,DS Audio 提供多種等級的產品,像是這款 DS-E3 便是他們家的入門級唱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